《依恋》观后感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9:53 被阅读13次

一、重建内心秩序

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娃娃,渐渐变成一个成年人。小时候,年幼或多或少都有受到伤害,有没有可能,我们只是外在成为了成年人,内心依然是个孩子。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困境,在童年的时候,就种下了因,现在的难题只是那个时候结出来的果。

在心理学上,把上面的这种情况称作原生家庭问题。出现这种问题,是重建自我中很常见的。书中给出的解法是,照顾好内心的那个孩子,给自我重装系统。

童年的怨气假如没有消散,长期聚集于身体,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是,回到过去,在头脑中回想那个场景;说出内心的声音,负面的情绪,愤怒、伤心等;重新培养那个受伤的孩子,亲切、肯定他;把伤口清理干净,等它愈合。

二、正念,是个奇迹

正念,活在当下。在我看来意思是,深呼吸,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这件事情上,心力放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上面。了解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把自己当做一个成年人,有基本人权的人,必须得到尊重。

当一个男人,在外界因为工作不顺利,朋友关系不好,回到家找妻子的茬儿。或者控制妻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这些事情上找到自己的终极存在感。很可悲!如果他走不出来,他很难离开这个妻子,因为相对于这个受伤害想要逃离的女人,他只有在这个女人身上,才能找到那个强大、控制力强的男人。

把自己当做一个成年人,而不是一个附庸。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愤怒,比如健身、运动、爱好等等。

三、转变行为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甚至不能改变任何一个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想要改变伴侣对自己的态度,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内心的秩序重建之后,想要改变行为,也许没有那么困难。书中就列举了很多具体的练习、训练方法和技巧,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来参考一下。

我觉得出轨这件事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走。可能他只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作为一个成年人,做出选择,承担后果是应有之义。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必一定按照对方的剧本走,当套路流行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反套路,不按常理出牌,这样赢得概率比较大。

明确自己的底线,那些是不可以的。确认自己的目标,那些是需要达到的。最后一句忠告,如果动用了武力,需要学会求助。

相关文章

  • 《依恋》观后感

    一、重建内心秩序 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娃娃,渐渐变成一个成年人。小时候,年幼或多或少都...

  • 依恋依恋

    上了初中以后,父母再也没有替我做过一个决定。报班,买学习机,学文科,在离家近的省份上大学,去上海工作,回家乡做小学...

  • 心理学知识小卡1:婴儿依恋很重要

    婴儿依恋的类型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 安全型依恋属积极依恋,后两种依恋属消极依恋,又称不安全型...

  • 《依恋》怎样把一个正常人逼疯(上)

    最近在写观后感,关于一本书叫《依恋:为什么我们爱的如此卑微》。其实这本书聊的只有一个核心,就是婚姻关系中的精神虐待...

  • 人的依恋类型分类及其意义

    人的依恋类型大致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性依恋、拒绝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65%: 当妈妈(泛指主...

  • 对依恋关系的反思

    应老师说依恋关系有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 矛盾型依恋,紊乱性依恋。我们光知道这四种依恋关系还不够,我们应...

  • 第十篇:心理学的邀请——(6)依恋

    当你看到“依恋”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是对父母的依恋?对爱人的依恋?对孩子的依恋?只有人类才有依恋吗...

  • 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是一切依恋关系的基础,有四种依恋方式: A安全型依恋:与妈妈分离有焦虑不安,见到妈妈后寻求安慰,...

  • 依恋的四种类型

    依恋,最初指婴幼儿对妈妈的情感方式,它有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紊乱型依恋。 设想幼儿园要放...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三章玛丽美:心理表征、元认知和任意依恋访谈

    阿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主要是对婴儿的依恋关系进行探索,从而发明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四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依恋》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g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