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其实是我的蓝田写作营同学杜鹃推荐的,出处是樊登读书会的听书。
对于一本有用的书,除了听书,我还喜欢找原著。因为听书虽然是精华,但由于篇幅有限,讲书者可能讲的是由他的视角来说对读者有用的,而一本有价值的书,就像一颗钻石,每一面都会发光。我也喜欢在原书中找钻石,或者说更契合自己的钻石。
《父母的语言》,其实它的扉页上面已经写了全书的精华:语言丰富的家庭与语言贫乏的家庭,从出生到3周岁孩子所听到的词汇差异会有3000万之多。所以,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多跟孩子说话。
那么怎么样说话才是正确的呢?本书也提出了解决方案---3T原则。
1.是TURN IN (共情关注)。
以前听过一个很老的广告。“跟孩子在一起时,我5岁;和老公在一起时,我25岁;和下属在一起时,我35岁”。
所以共情的意思是,我也是个宝宝啊,所以跟宝宝讲差不多的话。
(1)我会用叠词,比如“宝宝”、“抱抱”、“妈妈”、等“儿化音”跟孩子交流。
(2)会跟孩子做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游戏,比如躲猫猫,搭积木,然后夸张得大笑。
(3)会假装不懂得向孩子请教问题。
(4)“我”喜欢自言自语,喜欢喋喋不休,重复N次地描述一个物品。
除非关于健康和安全,不然,少用指令性的话,多提醒,多用建设性的“平等”的对话。
2.是TURN IN (充分交流)。
(1)比如描述洗澡的泡泡,可以叙述颜色,大小,数量,位置,空间,形状,过去,未来的变化,提问题。,,总之,父母描绘得越细致,次数越多,孩子就越能理解。
(2)比如,多在过程中称赞一个孩子的努力,而不要过多称赞他聪明。这有助于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
(3)比如,双语教育可以从0岁开始,这不会干扰他的语言能力,反而会提高。
(4)比如,让孩子做选择,让他选立即得到一个棉花糖,还是过10分钟得到2个。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
(5)比如,多请教孩子,多提引起思考的问题。
(6)比如,多向宝宝描述自己干的活,自己看得书,适当让他给予帮助。
(7)比如,让孩子多阅读,多讲故事给你听,书上的(可以指着读),听来的,生活中的事。
(8)不仅是数学和阅读,还有艺术。前者是规则的学习,而后者更是创造力。
3.是TALK MORE(轮流谈话)。
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爸爸妈妈轮流谈话,就是谈的人多。
二是家长孩子轮流谈,也就是跟宝宝谈话,要有宝宝的回应,这样才是有效的对话。
........................................................................................................................................................
除了3T模式,另外一些话和几个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95%的行为都会模仿爸爸妈妈。
2.中产阶级的父母会有更多语言上的交流。他们会让孩子多进行"头脑风暴", 多打"口水仗" 以及"文字游戏" 来锻炼他们。
3.特里西娅的故事则给普通人打气。她是个穷母亲,养了6个孩子。
但她经常去买旧书,给孩子阅读。
用蹩脚的语法给老师写信,跟孩子探讨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克服困难,坚强乐观的养孩子。
结果,她的孩子很优秀,成了国家模范。
4.詹姆斯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一个深爱孩子而且愿意正确培养孩子的爸爸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读完全书,我觉得我是一个语言匮乏的人,决心在孩子面前变成一个话唠,一个说话方式多变的有爱的话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