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传播很广的段子:2019年的计划,是搞定2018年那些原定于2017年完成的安排。之所以传播广,是因为它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计划做了一大堆,但没几个能按时完成。
做计划时胸有成竹,怎奈何成功路上的诱惑太多,减肥餐哪有火锅好吃?早起学英语哪有躺在被窝里舒服?看书哪有玩游戏有趣?这样看来,似乎是我们的意志力不足以抵挡诱惑,才导致计划完不成的。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却认为,人们总是半途而废,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的策略。他曾和大多数人一样,想要改变,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坚持。为了改变这一点,他不断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习惯养成法”。
而转变的契机源于他几年前的一次运动计划。那时候的他完全没有运动基础,每天运动30分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转念一想,1个俯卧撑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个计划——每天做1个俯卧撑。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到让人发笑的计划,改变了他的命运。斯蒂芬称之为:微习惯。
也许有人会质疑,一天一个俯卧撑能有什么用?这就是《微习惯》颠覆人们认知的地方。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为了自认为没有意志力的读者写的。书中详细说明了微习惯是什么,以及执行微习惯的具体步骤,几乎每个人都能拿来就用。
计划总是半途而废?不是你缺乏毅力,而是你用错了策略一、为什么你的计划总是难以坚持
不管你的计划失败过多少次,都不要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那么多人都失败了,可见并不全是人的问题。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在执行一项计划时,调用的是动力、意志力和习惯。一般在习惯养成之前计划就失败了,所以通常消耗的是前两者。而它们恰好是三者之中不利于计划长期进行的。
首先来看“动力”。它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很稳定。就拿减肥来说,只有当减肥的意愿大于吃东西的意愿时才可能成功。而能激发一个人减肥动力的,通常是一些提升士气的东西,比如励志视频、鸡汤文章等等。
这些东西的效果都非常短暂,也许今天晚上看了篇鸡汤文后,信誓旦旦的决定减肥,可第二天早上看到豆浆油条就改主意了:要不明天再减吧。
再说说“意志力”。有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是有储备量的,在同一天中做过重大决定的人,之后的自控力会降低,面对诱惑也更容易屈服。
减肥时要做的“重大决定”可不少,比如:不能吃零食、不能吃晚饭、每天运动等等,随时都在做自我消耗,特别是在你不想做一件事,却偏要做的时候。当意志力耗尽时,也就是减肥失败的时候。
你在执行计划时消耗的是动力还是意志力?
二、“微习惯”好在哪里
什么是微习惯?简而言之,就是简单到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比如每天看2页书、每天做1个俯卧撑、每天写50个字。
我也怀疑过这样的计划是不是真的有用,它更像一种自我安慰:每天花10分钟做完计划中的事,然后告诉自己“今天没有浪费”。但看完《微习惯》这本书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就见识过了微习惯的力量了。
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每天只在操场上跑两圈,大概也就花十几分钟时间。虽然运动量少,但从不间断。渐渐养成了跑步的习惯后,改变也发生了,半年后我从两圈跑到了5公里,到了第二年已经能跑到10公里了,这在一开始我连想都不敢想。
一个简单的习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点:
1)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做不到,我们在行动时对目标就更有信心,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亚伦·卡尔写过一本书叫《这书能让你戒烟》,在以这本书为基础所开发的研讨班中,学员的戒烟成功率高达53.3%,可以说相当出色了。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没有提及任何吸烟的危害,全本都在说一句话:戒烟很简单。
有时候我们不敢尝试或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把目标想的太难。这和微习惯异曲同工。
2)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放弃,不会造成动力和意志力的自我消耗。
微习惯几乎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到,所以不会消耗动力和意志力,反而能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养成习惯。
前文说过,我们在执行一项计划时,调用的是动力、意志力和习惯。动力和意志力都不可靠,而习惯一旦养成,就谈不上坚持不坚持了,对于一个习惯来说,做起来简单,不做反而更难。
三、如何开始执行微习惯
我们一直强调微习惯的简单性,事实上它做起来也是如此。你只需要想好自己的目标,然后把它转换成“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就行。比如我的目标是一个月看五本书,那就从每天看两页书开始。
除此之外,有几个规则能让你在执行微习惯时更顺利:
1)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像每天看两页书之类的目标,或许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但你总有状态不好、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这时就可以抽出5分钟时间,快速完成今天的目标。
状态好的时候,在每天两页书的基础上,对目标不设上限,只要你的能力允许,每天看一本书都行。这样既不会造成挫败感,又有进步的空间。
2)不要提高心理预
所谓的心理预期就是你定的初始计划,当心理预期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完成目标时产生的成就感就会减少。而一旦某天状态不好,无法完成计划时,也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坚持”,而不是任务量。
3) 每天必须完成最低目标
我们说过,微习惯的目的是培养习惯,所以一旦制定计划,就尽力完成。如果每天的最低计划仍然让你感到力不从心,就要考虑是不是目标订的太高了。
4) 建立回报机制
做一件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事情时,我们潜意识里会抗拒。就拿运动来说,想到半年后的好身材,你会不由自主的充满动力,但把计划细分成每天跑步5公里后,就很难坚持了,因为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回报。
为什么吃甜食这么容易上瘾?因为甜食会让大脑释放内啡肽,使我们产生愉悦感,这就是短期回报。所以为了计划进行的更顺利,要适当的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玩一会游戏。
《微习惯》中的方法论之所以很有说服力,是因为作者斯蒂芬·盖斯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惰性和享乐心理,他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不仅分析了微习惯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列举了执行微习惯的具体步骤和规则,能给每个人提供详实的指导。他能用这些方法完成一次次蜕变,我们也可以。
如果阅读、写作、早起对于一个人来说很简单,一定是因为这些事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只有习惯做起来不需要努力、轻而易举。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提升毅力,而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有45%源于习惯。但这些行为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却远大于45%,它影响的不止当下的计划,还有我们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