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剽悍晨读的文章《你还要在“舒适”的错觉里活多久?》介绍了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科伯曼所写《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
文章重点说了人体健康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进化的原因、明显的证据和该过怎样的生活。
第一部分写的是进化的原因。文章写了人类在进化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适应”。适应使个体能生存和繁衍,而适应也是各种压力刺激后的表现。文章举了远古时期人类与猿分化的例子,说明拥有适应具有压力的环境的表现的物种或者个体能更好地存活下来。这里强调了恶劣环境造成的压力促进了进化,而在环境中舒适生活的个体,容易受到淘汰。
第二部分讲的是明显的证据。文章以人的肌肉和骨骼为具体例子,说明个体的成长是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并且个体要常处于压力情况下,能更好提高适应性。
第三部分是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部分由“失配假说”引出各种因为压力过小而导致的“懒病”。文中提出了一些生活建议,强调“用进废退”,努力克服懈怠,走出“舒适”区。
文章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ym3mRw5C2iQxaPg7UoB8aQ
不仅身体需要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大脑和思想也需要。
不要把压力想得那么恐怖,就像文中说的,压力的环境可以让你更好地进步呢。(个体还谈不上进化)可以把压力看成转化的动力,更好地对待它,让自己在充满压力的机遇中蜕变。还有一个与压力相关的Ted演讲,分享给大家。
文章视频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zsK9s-EcM02Qa-rL0xosG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