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生于约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是先秦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奉为孔子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人们常常把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无论是宋明理学,还是现代的新儒家,无一不归宗于孟子。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
孟子幼年丧父,自幼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是三次迁居,甚至为了鼓励孟子不放弃学业,断其机杼。
所以说,孟子后来能有这么大的学问,还要得益于孟母的谆谆教诲。
据史料记载,孟子受业于子思,是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后来人们也常以“思孟”并称。
孟子学成后,就开始效仿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期望能碰到一个明君,可以让自己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
他第一站游学来到了齐国,孟子千里迢迢来到齐国后,但当时的齐国君王齐威王并没有重用孟子,而是敷衍地封孟子为齐国的客卿。因此,孟子施展其“仁政”理想在齐国并没有得到实现。
随后,失落的孟子便离开齐国赶往宋国,希望能在宋国的这片土地上实现他的“仁政”理想。但当时的宋王偃也不接受孟子的仁政主张。
无奈,中年不得志的孟子只好回到家乡,回邹国后,他开办私塾,收揽弟子进行讲学,还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观点。
在他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流传至今。
公元前321年,齐威王逝世后,齐宣王继位,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孟子再一次来到齐国,这一次他得到了齐宣王的重用,还被封为“卿”之高位,派他出使滕国,并屡屡向他问政。
孟子终于开始了他的“仁政”主张的理想之路,他提出“名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从“土地”方面,他提出了“制民之产”、“恒产恒心”、“不征不税”等等
从“人民”方面,他强调保民而王”、“乐民之乐,忧民之优”、“为民父母”之说。
在“政事”方面,他严厉批评王公大臣,斥之为“污君”、“不肖者”,并且声言对无德之君可以“易位”。
然而,齐宣王喜好“齐桓晋文之事”,而孟子却大谈他的“仁政”主张(《孟子·梁惠玉上》)。使得君臣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直到后来,君臣不再往来,孟子再一次失望离开齐国。
孟子游学之路,足迹遍布齐、魏、宋、鲁、等诸侯国,奔波了35年而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身心疲惫的孟子只好归隐故乡。
但孟子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在晚年,一边从事教育教学,一边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著《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记叙他一生的事迹,也是孟子毕生的思想学说的收录。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纵观孟子的一生,也许我们只能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来形容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