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年
年过半百的老人站在草堂门口,淅沥的雨沾湿了他的鬓发。他长叹一声,炯炯目光所见尽是疾苦与破败,但他从未停止脚步。他在岁月里挥毫,平仄的韵脚唱出民众的呐喊。他用自己的方式发声,只为爱他所爱的国与家。
“我所爱的东西是如此壮美。”
年少的他漫游于吴越之际,放荡在齐赵之间。他登过五岳之尊,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奇观;交“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挚友。他把自己喻成苍鹰,发出“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呼喊,年少的快意和轻狂在此间尽情展现。他看这此时这一切,壮阔美丽,生气蓬勃,青春的满腔热血全部倾注在名山大川中,他爱这样的一切。
“我所爱的东西却如此黑暗。”
权相李林甫的把戏,朝野上下的昏庸,让一个满怀斗志的青年人心灰意冷。“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北漂十载,只换来无数人的冷眼和无尽的艰辛,家中的小儿子只能活活被饿死。他感慨万千,凄凉满怀,提笔写下“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他所看见的,不只是个人命运的坎坷,还有底层民众的艰辛。他开始为人民发声,想到他们的苛捐杂税,心中不免更加悲痛。他将自己的悲愤,化为关爱别人的力量,用博爱温暖这个冷酷的时代。
“我会永远爱着我所爱的东西。”
安史之乱,让他流离失所;晚年贫困,使他四处漂泊。回到长安,所见只是草术疯长,田地荒芜,一派萧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心在淌血。他见过无数生离死别,听过绝望的哀嚎,看到仁人志士的艰苦,竟丢弃了自己的苦痛;转而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感叹。他将自记的苦难谱成了歌,用自己的灵魂爱着国家和人民。
五十九岁时,老人去世了,是在船上。一生饥寒,一生贫困,却爱了他人一生。他所留的诗歌,在岁月里回响,那里有风光霁月的豪放,也有生命的坚韧,更有在石缝里开花的勇气和博爱的气度。他如他的诗一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石碑上,用诗写史,用爱谱诗。后人不会忘记这人温暖的名字——
杜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