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不甘于寂寞的人都想出人头地,想有一番大的作为。
这种想法对于很多刚刚步入职场的人而言,更是具有普遍性。而当这种个人主义的想法遭遇现实的骨感,很多人会不适应的。
如果遇到的这种事儿多了,很多人就会进入一个“黑匣子”模式,终日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青春消磨中丧失当年的初心和激情,无所作为,消极怠工,不思进取。
仔细观察一下周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经如此过。
而当我们看到他人成功的时候,则总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或者嫉恨或者片面夸大其某一方面因素的绝对影响力等等,忽略了日常。
何为日常呢?
对于作家而言,每日不间断地写出上万文字就是日常;对于行政办公人员而言,每日面对人民群众来人来函的琐碎工作不厌其烦地沟通、办理就是日常;对于写材料的秀才而言,每日尽心竭力完成好各项文稿的起草就是日常;对于银行柜台人员而言,每日服务客户的存取款、借贷理财需求就是日常;等等你我他的每日上班劳作就是日常。
据观察,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日常的点滴积累而积跬步至千里的。
你可能会讲,有些日复一日反复循环不变样的工作,时间长了会很枯燥乏味的。
但成功人士会告诉你,即使那样很乏味的工作,也能一来培养你的专业技能 熟练度、二来提高你的忍耐力、三来慢慢启发你思考如何变革这些工作让其变得更有效率和效益,等等。
你可能会觉得写材料这种苦差事,写下了又没人看,领导讲话结束后就没什么用了,研究的内容不如企业和权力部门的那么具体和实际,既不产生生产力又不能为自己增收,意义不大。
但成功人士不会告诉你的是,写材料时间长了,一来对文字驾驭力提高了、二来对世界比如政府和市场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了、三来建立了广泛的人际联系,等等额外的收获。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白干的活。即使你干着别人尤其是周围人看起来很扯淡的活,只要是正经事儿,只要方向没错,别气馁,认真干就好,不要在乎他人的说法。
努力干,认真干,即使失败了,也能收获一份经验。
把手头的每一项工作都梳理清晰,琢磨着认真干,仔细打磨,力争出精品。久而久之,这种做事的态度、方式方法,就可能影响到你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角度等等,让你在不经意间收获意外惊喜。
我们可能干的工作不同、社会分工不同,但做任何事儿的态度和认真程度是共通的,做事儿寻找好的办法和解决方案的思路是共通的。
那些把别人眼中平淡、繁琐的工作干出成绩、干出亮点的人,干其他工作也往往不会太差。
这些人就是那种把手头每项工作都干好的人,他们把干工作当做最好的锻炼,在扎实肯干中磨练耐心毅力、抵御外来的风言风语、揣摩干工作的诀窍,无怨无悔,乐在其中,潜心修行。
一旦有机会来临,他们就会把它一把抓住、紧紧拽住,脱颖而出,令人惊诧。
而大多数人的不够成功,往往是想得太多,干得太少,或者没把手头工作干好而好高骛远了。
积累不足,根基不牢,自然无法行稳致远,在爬坡过坎中登上人生一个又一个胜利巅峰了。
把手头的每项工作都干好,把握好当下,对大多数还不够成功的人而言,也许就是最好的锻炼和修行了。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