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门,和来自家乡的老公双双落脚这里,沦落成外乡人。孩子在这里长大,这么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爱上了这里的蓝天、阳光、黄土地、小米饭……人在他乡,另有所爱,故乡美还回的去吗?
1、乡音
工作生活在这里,父母在老家,所以每年回去好几次。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村里的大爷大妈就开始叫着我那几乎陌生的乳名说:XX呀,你那口音变了,我突然的一脸懵相紧盯对方,惊奇的反问一句:变了吗?
记得刚来不久生病去看医生,检查完,医生的话我一句也没听懂,是老公给当的翻译(老公比我早来半年)。刚来这里时,怕别人听不懂我的乡音,我会时不时冒几句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这次事情后,我才知道我的乡音多么的接近普通话,只要我语速慢点儿,咬字清点儿,我相信我的乡音,放之全国都会听得懂,而且我的乡音质朴、亲切、熨帖,为什么不让别人适应我的乡音呢?从此,我就再没飘过乡音味的普通话,在异乡一直说着乡音。
我觉得我的乡音从来没变!乡音是我故乡的土语,也是我真正的母语。母亲用它为我唱摇篮曲、教我牙牙学语、用乡音给我启蒙,乡音伴我长大,我的乡音朴拙,生硬,土得掉渣,但是我用它最能流利的表达情感。
如今,此地人听我口音依然说我是外乡人,回到故乡,却被说乡音已改。
唐代老贺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估计老贺如我,坚信乡音无改。
不再纯粹的乡音,回到故乡,我也只能是客。
2、水土
童年的生活里,故乡的黑土地,清凉凉的井水,在记忆里美极了。
黑土地里想要啥就能种出啥,每到秋季,麦穗青黄,颗粒刚硬,未到金黄时,在割草放牛时,大把大把掐回去,母亲在蒸饭的同时,顺便在灶下烧上两把,黑溜溜的麦穗趁热揉搓去皮,青嫩麦粒甜甜的,加上一股淡淡的烟火糊烤味,吃的满嘴满手都是黑,边吃边嘻笑着,那种烧麦穗的原始醇香,觉的烧麦穗是世上最好吃的零食了。产物还有莜麦面,又大又沙甜的土豆,这二者能搭出各试各样的做法,秋收冬藏后,在大小雪节令之间,一家接着一家,你来我往的卧羊杀猪,那顿杀猪菜,家养的猪肉、自产的土豆炖自己做的粉条,感觉这就是世上最最美味了。
如今回去,村子里都是留守老人,种地不再锄地,打除草剂,作物也不再那么丰富,啥省事种啥,秋收也是机器,再没了人力劳动的那份充实劳累和家家户户互帮互助的热闹快乐。
小时候的故乡比现在冷,打水的井口常常冻小了,得打掉冰块儿才能下桶提水,掉到井里的冰块也被提回到家里的水缸里,那时候会和妹妹们抢着捞冰块儿吃,也不怕凉,吃了也不闹肚子,那时的冰块儿怎么那么好吃,好像比现在的冰糖都好吃。
如今回去,家家通了自来水,井封了盖没有了,也难得再见大雪封门的雪景,井口冻冰成了历史。
我不知不觉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水土,不知何时,脸上的两朵高原红消失,现在常常被人夸皮肤好。
每次回故乡看望父母,替母亲刷锅洗碗,戴着胶手套护手,也挡不住手上皮肤皲裂粗糙,照照镜子,也看不出在这里被人夸的好皮肤,故乡的水土不养肤真不敢强说好呀。
3、风俗习惯,工资收入
故乡虽偏远,因为有各种补贴,工资比这里高很多。家乡的各种宴席特别多,小时候贫穷时,也没记得有这么多宴席。婚丧嫁娶设宴自不必说,子女考个学校要宴请,过个十二周岁生日要宴请,参军当兵要宴请,反正什么名堂都能宴请,关键是大家都漩进了这样礼尚往来的漩涡里,送出礼金了,必须收回来,所以过冬闲暇之际,参加宴席会忙不过来,而且礼金很大,是我现在生活之地工作收入所不能承受。记得小时候参加宴席的礼金是一张被单,一对暖壶,一个脸盆等等生活必须品,琳琅满目好看热闹。不知何时,礼金涨价成千上万了。身在这里,过这里的日子,所以非不得已的宴席,一般不会参加。有时间,有精力,我忙于一次次的回故乡,探望父母,而故乡的风俗我是回不去了。
4、生活圈
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虽不善交际,但同事,广场玩伴,熟悉,喜欢她们。回到故乡,除去父母,大多同学很少见面,亲戚见面次数也屈指可数。记得有一次回去,打听到一位同学的电话,所以急急的联系,想见她一面,当我风尘仆仆的赶到她单位,很久不见,见了面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站在边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不冷不热地客套,她的屁股贴着椅子一直没站起来,我一腔热情,好像扑到了冰山上,没有温度。后来我反思,变了,近三十年了,没见过面,我们早已没有了共同的话题,亦或三观也早已不同了,故乡的人,熟悉的陌生,故乡的生活圈,回不去了。
5、未来,又会在哪里
孩子户口在故乡,孩子长大在这里,上大学的孩子不知和哪里联系老乡,而孩子将来工作生活又会在哪里?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未来跟着孩子一起走,但很小几率会回到家乡,那个现在看起来并不美丽正在消失的山沟沟。
走出远了,见识多了,故乡光秃秃的山,成活不了的树,一年从春刮到秋,从秋刮到冬的黄风,海拔高,水分少,温差大,日照强烈,土地干旱,故乡靠天吃饭,没有资源,不富裕,实事求是的说故乡并不美,为写故乡强说美的,美的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童年的淳朴纯真、人之初的善良的本色、曾经的豆蔻芳华,而今这一切,早已随时光溜走,注定,回得去山村,回不去故乡的美。山村,只有留守老人,出来的年轻人再不想回去,山村,也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消失,故乡,故乡美,还回得去吗?
注:此篇和《人在他乡》是姊妹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