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闲暇看了一段央视二套的节目,主要是讲一位年纪尚未满30岁的学霸级科技天才,在一个学神级组成的天才团队中研发出一款新型的液晶显示车载仪,撇开传统车载电脑的各项功能,它更强大的功能在于注重“互动交互”与“自主设计”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主核芯片,不仅给供应端节省了巨额成本,同时也带给终端客户一种全新自制操控的更具人性化的生活体验。
这不得不提到去年机器人Alphago先后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柯洁,这已经让我们唏嘘不已,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再次得以进化——Alphago Zero,“自学”3天围棋就战胜了旧版Alphago,人机围棋大战正式收官。
之前还有著名钢琴家朗朗与机器人同台演奏世界名曲等事件,让我们看到,随着机器人的不断推行与技术更迭,目前越来越多的领域行业都已经被大量的机器取代,譬如那些大型的物流公司、快递、超市、汽车、家居等行业,许多过往由人为操纵的岗位,慢慢地逐渐由各类机器替代。这也就意味着许许多多的职业也将面临着强大的挑战与冲击。这一现象无疑对我们未来职业规划与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你拿什么拯救自己?
1
“职业选择&能力规划”
接近年尾,又有一批人员蠢蠢欲动,准备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对于更换新的工作,大致现象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些或许是因为缺乏规划与深度思考,常年重复着一项毫无起色毫无兴趣的工作,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一些或许是自己的各项专长能力到了一定的瓶颈,无法得以更好的施展,平台给予不到相应的待遇及帮助;一些或许是因为内心的情感纠结多过于实际的专长累积;或许还有的是因为其它个人因素的原因想重新出发。
不论现在的你是哪一种情况,作为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相互选择与被选择的。而为了避免心理的疲惫多过想要的结果,你我,都十分有必要地进行自我设问与反思。社会的脚步变化太快,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应该也十分有必要知道,未来的社会及职业需要我们如何去培养自己应具备的能力。
“职业选择”
在进行一份职业选择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如何一步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工作几年后时间上是否有延续性与发展性?
“能力规划”
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有一个递进式发展?还是几年后仍处于原步踏地,干着琐碎又杂乱的事情,甚至可有可无,根本谈不上阶梯式成长,因为这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职业选择。
2
职业演进路径:
“工、匠、师、家”
我想起先前读到的一句十分有意思的话:我们可以晕船、晕车,但不可晕人生。如果你不尊重生命发展演变轨迹,那么蹉跎你的可能不仅仅是岁月,还有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给予你的各类挑战。
围棋代表着人类智慧高地的最后一片领土,都已经被机器人占领了,随着时代脚步的发展,在日后的家居生活中,你会被越来越多多机器软件轰炸。无人驾驶取代司机,智能机器人取代保姆或是培训班,智能翻译取代人工翻译,这些实实在在的存在让我们不由得引发思考,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职业将被智能机器取代。
相信你与我一样,都会问:哪些职业是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呢?
这是一张我在其它博客上看到的一幅图片,与大家一同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职业分类进化与演进,几乎所有的职业都可以分为这四大类:
人工智能时代,你拿什么拯救自己?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抛开道德意义标准,我们只从发展趋势来谈我们所面临的趋势发展:
从体力——思想:
早一段时间许多人开玩笑说自己每天工作就如同“搬砖”,这句半玩笑半心酸的话里,透露出的是一种对于工作的自我解嘲与无奈感。从封建社会开始我们多数的工种就是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开始,车夫、马夫,慢慢逐渐演变发展为各类管理性工种,车间管理、物料管理。从普通的用手和体力吃饭,慢慢到用脑和技术吃饭。工种的改变与丰富也带来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历来如此。为什么你去一个劳力市场,发现许许多多的待业工人任你挑,而稳定性极差,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关键是取代性非常强。因为大多数人都仍是从事着体力性的工作,稍微有点思想与技术的人,早就另谋他业了。
从标准——个性:
在我父母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工人力量大的时代。多少男男女女都在一个工厂里从事着相关工作。棉纺厂、电厂、造纸厂等,在车间工作的人基本都是按照统一标准与流程,机械化地去完成一项工作。而现在不仅仅是工厂早已精兵简政、大批裁员,就连乡下那些水稻田的耕种收割,基本上也都是政府承包统一用各类机器取代了。现在带着孩子们下乡去玩,再也看不到那些农民伯伯们成群结队地拿着镰刀挥汗如雨的情景了。都是一些庞然大物在一个人的轻松操作下,一下子就收割完一大片田地,让如今的我们瞠目结舌,感慨科技兴农的伟大创举。而随着人的思想不断跃进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都高举“创新”牌子,大肆鼓励新新人才们多多创新创意,以个性创新来推进发展。一味固步自封不做大胆改革,我想现如今的中国也不会如此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吧。
从简单——复杂:
从以上种种事例看来,那些简单的工作取代性太高,而急需的新新人才才是夜明珠一颗。前段时间看到的品牌公关大咖李国威事迹就此可以表明:只有那些真正能够将临时性危机、复杂化问题解决的人才,才是大势趋向的所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钦佩着我们的领导,感叹着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人处理的不同效果(哈哈哈,貌似有种拍马屁的嫌疑~)。人的价值,更多也是体现在解决那一类复杂问题上。
而智能机器取代的职业,多是以图中从左至右的工、匠、师、家逐步取代的。而机器始终无法取代与超越的是:人的智慧、哲学、情感、思维。
3
“如何自救?”
最大的中年危机不是保温杯泡枸杞,而是无法向更高视野的自己迈进。撇开横向的职业趋势,我们个人纵向的职业发展也是如此道理。
从一开始毕业工作,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入门级简单性的基础工作,然后再慢慢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再慢慢到领导力与战略性视野的培养。从个人业绩到团队业绩;从独自做事到小组团队带人做事;再到更高级别的战术战略性思考。这些路径都与“工、匠、师、家”的逻辑思想是一致的。这不仅仅是级别的区分,更是个人能力的阶梯式跨越。
虽然仍在自我障碍的跨越路上,就自己看到的一些知识与前辈们的智慧,与大家共同分享:
人工智能时代,你拿什么拯救自己?想要完成阶梯式不可取代性能力提升,总体来说应从以下三大软实力培养:
第一,思考的张力
在寻找新工作机会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浏览一些用人单位的JD要求,基本上都是对于此岗位及此行业的深度认知与思考性要求,即便你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如果在“项目管理”一栏是空空如也,那基本上一些大型的用人单位HR会直接回复:对不起,你与此岗位要求不符合,原因:无项目管理经验。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个团队的Leader通常都是在思维思想的高度上取胜的,或许他(她)并没有过多的硬件技能,但是通常他们都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部门、不同阶层之间自如交融。原来作为一名好员工并不仅仅只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顾埋头拉车,而是要多多参与团队性项目活动,从中去获得更多的案例经验,多观察、多出力、多沟通、多学习。为自己能够看到更多,看得更远而持续努力。
第二,人际的粘度
有人把工作场比喻为“江湖”。而只要是身处“江湖”,就一定存在着与不同人群打交道。不论你是职员还是老板,都要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处理。一切的商业活动都离不开交易,而一切的交易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这就是我们人类区别与机器智能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质:情感。所有好的工作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配合的基础之上。我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人除了与自己最为亲密的爱人、孩子、家人之外,就是这些与你有着各类交集的人们了。他们有些会是你生命中的导师,有些会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有些会是你一辈子的合作伙伴,而有些会是你必须攻克的难题。芸芸种种,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事情就是:多沟通,多体谅,多请教,多学习,多互助。在一个“信赖”的人际网中,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于心”需要有一颗交往同理心;“于形”需要我们成为一个有趣会玩受欢迎的人。
第三,品牌的号召
科技再如何发展,互联网再如何强大盛行,可归根结底社会大环境还是需要一种信息对称、实力竞争的良性体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他们号称为“自客一族”,利用自己特有的技术与专长个性,建构着自己的IP,让有此能力需求的人们来寻找到自己。渐渐地这种以个人为品牌的职业日趋盛行起来。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同样都是无形资产,从文案创意到插画,从IT技术到软文营销,越来越多的个体品牌都在逐步崛起,千聊、荔枝等各种网络直播间,让许多真正有才华的人都能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我们口中的“网红”。个人的品牌逐渐像许多大牌企业的名字一般,跃入眼帘、植入我们的大脑,就像我们说到空调就想到格力;说到正品高效率网购就想到京东一般。无论是个体品牌还是公司品牌,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所以,对于讲好一个故事,离不开定位、写作、演讲与展示。这些终将是我们塑造个人品牌的基本功。同时,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公司就职,高水平的领导力,都是你需跨越的一道横沟,不仅仅是你要领着大家干,还要知道如何去导演好这一幕幕的具体事务。
因此,在这样一个前有狼(智能取代人工),后有虎(各类个人品牌新型人群&年轻才干一族)的时代,我们要想在危机中取胜,还是得先磨练好自己这把砍柴刀。遇山开山、遇水趟水,成为一名这个时代不可取代的勇士,勇往直前。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