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篇,通过两篇文章,我们讨论了项目的首与尾,首从原来的立项延伸到了预立项,再到规划;
而尾则从原来的上线,到验收,系统实施或重构类的项目,延续到设系统评价牵引业务改善。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下,流程优化的首和尾。
在讨论之前,先简单地论述下流程与项目的关系。
项目是支撑业务改善,以及流程、IT系统落地的手段;
而流程即业务,流程的改善是围绕实际业务场景展开的,通过流程的ECRS以及流管要素的优化,提升流程运行水平,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项目推进及落地;
就流程与项目而言,流程改善是目标,项目推进是手段。
那么,流程的首、尾是什么呢?
我们试图从宏观问题开始,启动流程的识别、锁定和改善;换句话说,已经很好,就无需改进了。
宏观问题更多是按主线(如交付、品质、成本等),从价值链业务体系中提出,如交付主线中典型问题,销售预测不精准、销售下单不均衡、销售订单承诺不及时、采购物料齐套差、制程返工多等;
以问题切入,驱动相应的流程改善,是不是唯一的路径呢?是不是流程改善的首呢?答案显然是否认的。
我们以前论述过,流程是支撑战略目标达成的作战路径,是实现绩效改善的方法工具。
所以,以目标差距及机会差距切入,作为流程优化,是除了问题切入外的最重要流程改善的输入。
目标直指经营,导向性很强,也容易统一团队的方向。
而问题并不一定是决策层当前最为关注的,企业只要在运作,就一定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问题;当前的问题,是否为经营当前的重心,是否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是否影响了经营的绩效,如果不是,那么以此类问题切入流程改善,难以取得广泛的共识。
同样,也不应以业务在线率的高低来驱动流程,一切业务在线化是方向,是流程改善的愿景,它是流程改善后的自然结果;但它不是流程改善的输入,避免陷入为了在线而在线。
换句话说,我们不应为了流程而流程,不应为了问题而问题,也不应为了在线化而在线化,但为关键目标的达成去行动,则永远不会出现偏差。
故,机会与业绩差距应该是流程改善的首。
用任正非的话讲,力出一孔,要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在主航道上,敢于去争取更大的机会与差距。
我们理解,流程改善要聚焦主航道,关注客户的需求,获得经营改善。
那么,流程改善的尾是什么呢?理论上来讲,流程改善没有尾,只有持续的PDCA,但阶段性的尾还是有的,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与衡量:
1、流程改善的阶段目标达成了吗?
2、流程在线率的目标是否成达?
3、流程的ECRS及流程要素是否已落地,并得到实际应用?
4、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口碑如何(客户、用户的满意度)?(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