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淡 的 年 味

作者: 晴鹤1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7:38 被阅读3次

村庄全被县城包裹,我们被成为城里人。为了尝一回城里人的滋味,我们的大年饭破例在大酒店里吃的。大餐厅曼歌暖响,灯红酒绿,品位高雅,珍馔美味,秀色可餐。可主人没有了昔日的那种姿态,格外拘谨,大家似乎没有了狼吞虎咽举杯属客推杯换盏的激情;大屏幕电视里,歌星快节奏地跳动,似龙腾如虎跃,欢快地哼唱着听不清的词,真觉得落寞,“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春节至。当“恭喜发财”“福寿安康”“升官晋爵”等新年贺辞从人们油光滑润的嘴里如珠迸出时,脸上却少了与之相谐的真诚与欣喜。常住在学校的孩子从长辈手中接过簇新的一沓拜年钱,表情淡然;对长辈亲手做的糕点漫不经心地浅尝,没有惊喜满足。只有绽放在夜空中的烟花愈加璀璨动人,爆声脆响,震耳欲聋,地在动,山也要摇晃。

年味在繁华气派的氛围里酝酿着,但我感觉到这小康的年味是愈来愈淡了。也许是对传统习惯的麻木和对日新月异的现实的不适,也许是趋于理性与成熟,我总觉得眼前的年味似乎在走调,感觉到总是没有了过去的味儿,到底令人怀念起那流金岁月。

那时,能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年前的日子是紧张的,放了假,为能为长辈分担忧愁而欣喜若狂。那是大集体时代,家家过年也得划算来年的农事,有的同长辈一道,手执铁锹推着独轮车,去池塘沟堰间,采集已经干涸的臭泥,堆积并封闭起来,形成一座小山,待发酵,再作为土家肥撒到田间地头。

乐意帮长辈打糍粑,有时候,也拿上打粑棍来几下,累的满头大汗。研磨豆子蒸肉粉米糕粉,考验人的忍力,石磨沉重,磨架系在梁上,推拉磨柄一推一拉之间,必须合理用力。力过大石磨会离开磨槽而无功效,力过小则推不动石磨,而且米粉的粗细有讲究,有的得研磨三四遍,不像现在用机器那么简单。细皮嫩肉的读书人,会做得手起血泡,磨出一层老茧。

简单一点的事是为置办年货跑商店,常常是用百米赛跑的激情,忙不可支,乐此不疲。平时,把寻蝉蜕、挖草药、捡破烂等挣来的钱交到长辈手里积攒起来,记一个账,在新年的早晨给祖宗尊长拜年之后,才从父母那里接过作为拜年钱的馈赠,乐不可支,平时积攒的越多,拜年钱也越可观;衣帽鞋袜可以将就,划算着一定要买一样自己最爱的小人书、玩具车等。

春节的户外活动并不因经济拮据而逊色。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五彩缤纷的气球,放飞心情。买了小皮球(橡皮篮球太贵,是买不起的),约上小伙伴,二人一组,至少分三个组,玩打皮球的游戏是常见的集体活动。画一个正方形的大圈,这是固守方接球的阵地;在圈前一米处画一条线,这是进攻方发球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再与线成45%角的前方画两条射线,这是攻方发球的有效区域,发球有讲究,不能用手扔,必须把球抛起来,然后再用手掌或拳头击打出去。守方的一人如果接到球,就算攻方失败。如果没接到球,必须快速拣球,否则球会越滚越远,守方的投掷就被动;守方就在拿住球的地方,投掷到己方阵地,给力要合理,直到投掷到守方阵地并且接到了球才算防守成功,不然,攻方就计得分100。有时候,会击球者,发球角度刁,力大气沉,令守方措不及防,可以得到几百分乃至上千。先得到千分的一组,就留下守擂,对方淘汰出列。如果是两个小组,败者有相应的处罚,或唱歌,或狗爬,或作动物叫等等,挺灵活的。这是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女孩性格似乎保守一点,大多喜欢定房子的游戏,二人以上都可,在固定的格子里面,丢呗(一般是规整方正的石块),单脚订到跟前,立定后,探手拿呗,即算成功买回一间,如此下推,直至13间房子全部买完为胜方。

年过月近,会执小刀或小铲,拎着篮子,游走在田间地头,挖一篮子菜肴,备作馅子。饿了,粮食紧张,约上伙伴,到沙滩上拔白嫩的沙根,生吃下肚,甜腻可口;或就势挖灶,就着枯枝衰草,烧爆豆子,又脆又香;渴了,到清澈见底的河边掬几捧水,顺便照个影儿。余兴未尽,还可以在河滩上捉龙尾、丢手绢、打沙滩皮球或是在雪地上打一场雪仗……

翻晒岁月,一发难收,刻在心里的深度记忆实在太多,我有时想,如此怀旧,是不是借此触摸打捞曾经拥有的美好而对冲现实生活的平淡?是不是对我们曾经拥有而我们的后代在城镇化背景下不曾拥有的田园野趣的缅怀?

奇怪,穷日子恣意享受,小康生活却过得淡然无味,何以造成这两种极差?说实话,现在的日子的确不错,市场经济,社会分工精细,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要轻划手机,或递上钞票,年货呼之即来,招之即到。不费吹风之力,似乎来得太过容易,本应费九牛二虎之力的东西垂手可得,似乎缺少一种必要的获得过程。再看看市面上,平时能够自制的食品饰以精美的包装,价钱高得咋舌,嚼着从集市场上购回来的糍粑和鱼肉制品,失去了原味……心里觉得不大踏实,像悬空似地。

这甜与苦,应该说是不言自明的,可感情的天平总是倾向苦的一边。甜日子理应为人铭记,可记忆总是藐视这些荣华的存在,如过眼烟云;苦日子却让人耿耿于怀,刻骨铭心。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我们回眸之时,记忆深处的苦味魔术般地变得香甜,成了人生一种精神财富和津津乐道的资本。

物质得到相对满足的小康生活,的确在考量着我们的精神天空,寂寞的过会经过时间的淘洗,滤去俗世的浮华,萃取本真,幻为精神的彩虹,沉淀为生命的底色。这大概就是苦尽甘来吧。至此,自然让人想到中药,其味苦涩,可几副下肚,药到病除,让病者心存感激。

看到一位作家的文章,才彻悟过来。年味渐淡,都根于我对春节文化的挚爱。我之对苦日子的偏袒,包涵着对生活的热爱、期待、追求与付出。我们平常不曾停止的劳动创造以及攒钱的呈现方式,消解了岁月的苍白,蓄蕴着浓浓的春意。因此到了贴春联时,从作联到书写,亲力而为,虽比现在的精致的逊色,但那个时候感觉到春好像是从自己心里生发出来的,坦荡而快乐。钞票买来的快乐是短暂的泡沫,真正的快乐蕴含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我想,我们是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因为迷信于钞票的功效,就在肤浅的快乐中渐趋麻木,淡化了实践体验,继而丢失劳动主体的创造精神?在品咂这愈来愈闲淡的年味的时候,笔端流泻出这样一句话:

劳动,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境界。

         201303

相关文章

  • 闲 淡 的 年 味

    村庄全被县城包裹,我们被成为城里人。为了尝一回城里人的滋味,我们的大年饭破例在大酒店里吃的。大餐厅曼歌暖响,灯红酒...

  • 年味淡

    屋外寒风凛冽,北风刮在脸上犹如刀绞一般,万物都早早的开始冬眠。随即着春节的到来,沉浸在快乐寒假中的人们开始忙碌...

  • 年味淡

    过年是我们中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历史十分悠久,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

  • 年味淡

    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这辈人都长大了,还是因为疫情影响,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甚至都感受不到快要过年的氛围,每天依...

  • 年味的淡

    把春节定在秋收冬藏之后的这一空闲时段,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如今都信息化时代了,年味的淡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年味所...

  • 年味淡or年味足

    最近总在网上看到有人抱怨年味淡,说不如小时候过年年味足。 是的,小时候年味很足。但是,我还记得,那些年味很足的年,...

  • 年味-闲

    过年没别的,就是吃喝玩乐,这才是节假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平时天南地北各自忙碌,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放下一切,偷的浮...

  • 无题

    闲煮时间雨 淡品个中味 春虹入天地 堪堪彿青枝

  • 儿时的年味:年味已淡

    刚进腊月,就盼着年。 盼的不是年,是新年的花衣服;盼的不是年,是新年的美食……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

  • 淡去了的年味

    节后上班已经快一个礼拜了,春节对于我而言似乎只是放了个长假,没有以往的热闹气氛,似乎一切都从简了,简单到一大家子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 淡 的 年 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o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