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d2fa214ae2ed8b3f.jpg)
世界上第一个喝茶的人,一定是最浪漫的人。他居然能够想到采摘茶叶,炒干曝晒,滚水冲烫,就可以变成味甘清香的茶水,可以解腻开胃,提神醒脑。这或许是神的指引吧。
潮州城北凤凰山区,乌岽山为粤东第一高峰。这里山高势陡,红土黄沙,盛产茶叶。高山上有一颗古老的茶树,故老相传是南宋末年李氏村民所培育,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它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年纪最老,仅此一颗,因曰“茶王”。茶王前几年已枯萎,但“鲸”落物生,茶农嫁接茶王的苗子,使茶王的生命得到延续。潮人爱食茶,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习惯。以茶待客,是潮人的基本礼仪,好比蒙古人以马奶酒飨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de7efb0a71ddac12.jpg)
茶,又叫做“茶米”,将茶与米等同高度,说明茶的重要性。什么时候开始叫做“茶米”,无从考究,但肯定不是自古已然。中国古代平民百姓种茶产茶,却很少喝茶。别说古人,就连我父辈那一代人,就很少喝。因为茶喝多了,容易饿。古代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解决温饱思问题,温饱尚不能保证,如何敢喝茶?因此,喝茶就成了上流社会的专属。只有富贵之家,才有此享受。正因为这样,茶才具有高雅的象征。“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不说喝茶,而说“品茶”,于是就“品”出文化来了——茶道。但其实很多高雅的东西本质上纯属是为了装,雅间的茶道也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25740cea4cf089bd.jpg)
喝茶好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用到很多工具。有茶壶、盖碗、茶杯、茶盘、茶叶罐、茶巾、茶滤等基本工具,此外还得煮水的工具,古代用碳炉,现在更多是电磁炉,或电陶炉。而在茶艺师手上,更兼“茶道六君子”,分别为:茶筒、茶漏、茶夹、茶针、茶匙,各有“妙”用。有时候网购一套茶具,各种小配件应有尽有,但实际用得到的却无几。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a78ceca7afbb272e.jpg)
今天有“高雅之士”喝茶必用碳炉,置于仿古桌上,设雅座,点香炉,邀三五好友,方能品茶。且所用之碳不能是坊间流俗的烧烤碳,必用核碳,如橄榄碳,乌榄碳,桃核碳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314c0aae8e072fa6.jpg)
我曾到牌坊街一雅间喝茶,方知喝茶有如此讲究:先是列排茶具,烧碳煮水,用大半壶开水浇烫茶具。然后摆出三罐茶叶,用茶匙各取出一勺茶叶,放入盖碗中。冲水必高下起伏,绕圆回旋,待烟起水满再冲出。冲茶亦有讲究:三只茶杯摆成三角形,先是来回环冲,如太极旋转,曰“关公巡城”;待茶水将尽,水滴将落时,绕杯环滴,曰“韩信点兵”。待客之茶不能冲满,七分最好。茶满是逐客的意思。喝茶亦有讲究:先闻(曰“闻茶”)后饮,饮茶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这就是所谓的“品茶”。有分教:“水滚目汁(眼泪)流,人走茶就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2d2a29aff4d3ea55.jpg)
老黄作为一个地道的潮州人,对于这种茶文化实在是不敢苟同。茶有道,在于简单。茶具四样足矣:茶盘、茶壶、盖碗、茶杯。冲茶喝茶四个字足矣:拿起,放下。蔡澜说:“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这话听起来倍感亲切。喝茶,应该简单,随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ea48421865742dea.jpg)
真正喜欢喝茶的人一定不会说“品茶”,而说“喝茶”、“吃茶”。他不需要任何繁文缛节,不需要任何烹茶技艺,也不需要任何雅间雅座,客厅、房间、田间、工作室、市井里都可喝茶;不管是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不管是单丛茶、龙井茶、红茶绿茶、普洱红袍都可以喝。简而言之,随时随地随饮随喝。只有一点要讲究——人。座上对饮者一定要世俗之人,要讲俗话,说俗语,甚至爆粗口。我很怕和那些个文人雅士同座,只觉得他们一开口空气瞬间凝结,而他们一离座,空气瞬间为之一新。其实大雅乃大俗,以俗为雅才是真正的雅。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6800/72925d2a1e74d0b4.jpg)
吃茶,但求简单惬意。简单,是茶道,是人生之道。大道至简,茶如是,人亦如是,切莫装犊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