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晚9:00 观后总结
有限理性:大脑总是喜欢走捷径,每秒接受的信息有1100条,但是只会处理其中的40条,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大脑做出的直接反映,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的(承认潜意识的存在)。这也就说明,人并不是非常理性的,更多的时候会走捷径(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做出直接的判断。比如,提到科学家更多的人会直接和男性联系起来,提到白人更容易和好人联系起来,哪怕从意识上来说,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是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者。
有限道德:从有限理性衍生而来,在面对很多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道德约束的标准,直接关注最后的结果,往往忽略实现道德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或者他人心目中的“好人”。对于“好人”身份给我们决策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自以为的程度。即使我们的心里想要成为“好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避免不了做错事,甚至伤害到别人,在有限道德的基础上,我们在犯错后会总是第一反应去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令结果变得让人满意。比如,在他人谴责我们的某些言论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删除那句言论就可以了,而不是去反思我们说出这些话是出于什么心理,是否真的出错了,是否还会继续重犯。
结论:在有限道德的影响之下,我们很难将做一个“好人”会让我们变的更加优秀联系起来,做一个“好人”往往是外界对我们的压力,没有任何来自我们自己内心的原动力。做一个“好人”只是来自于被动的保护自我的反应。放弃做“好人”,在心底里接受一个不完美但是善良的自己,做错了不要急迫的想要改正获得他人的认可,改完之后就扔在一边,接着处理下一个出现的问题,而是学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出现的问题,不是仅仅出自于道德的要求,而是出于像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一样的心理,认真分析内在的问题。这种选择,也许比被动的接受成为“好人”的道德约束会让自己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感悟: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好人,首先应该确立自己心目中好人的标准,标准有千千万,只要达到自己的心安的标准就可以了。要相信你不是完美的,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所有人的要求。
第二个感悟就是,接受自己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为什么当与外界产生冲突后,会让我们如此的痛苦,然后立刻做出“应激”反应呢。是因为我们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出了选择,但是和别人不一样,这让我们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究其根源,还是对自我的接受度太低,明明现阶段是个懒散的人却又用勤快的人的标准标榜自己,然后每天痛苦的..........懒散着,也并没有让自己就变成了勤快的人。这些痛苦的意义在哪里呢?就像是一个人想要伸手就可以得到别人口袋里的钱,又不想被冠上小偷的称号。终究还是想要的太多。
第三个和作者题目很契合,《放弃做“好人”,成为更好的人》,成为“好人”,这一被动的反应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失败,如中国大部分的学生,成为一个“好学生”从一开始就是外界给他们加上的框,从一开始就注定最后会变成没有创新灵魂的提线木偶。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的时候,眼里都是题目的我们极少会关注到那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和魅力,考完试这些知识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当然这些曾经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的知识也只有被忘记的命运。也许我们放弃做“好学生”,不再为了老师、同学、家长的眼光去刷题获得更好的分数,而是真的静下心发展自己的兴趣(当然不是天天沉迷于刷微博、抖音),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思考,也许会变成更好的学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