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之后,正苦于文中的离别愁绪无处宣泄,恰好又读到《查令十字街84号》,从前者的悲伤情绪中抽离出来,迅速进入状态感受纸短情长的陈情。这可能就是读书的神奇之处吧!这本书较好的版本是陈建铭翻译的,语言流畅通顺,还尽可能的保留了原著中的幽默感,甚至还有些文言的味道。整体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女作家的率真和男书商的严谨,呼之欲出,读起来非常快乐。
本书语言简单明快,让人忍不住一下看完。Helene是美国一个颇有个性的女编剧,因为邮购二手书的因缘,和远在英国的Frank以及书店里的其他几位同事成为朋友。他们谈书,谈朋生活,穷困岁月里互通有无,新鲜鸡蛋,罐装牛肉,一双丝袜和一块儿刺绣桌布,都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我想正是因为这样心有灵犀的温情,他们在生活苦难的河里挣扎的间隙,会因为想起对方而感到温暖。正如书中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相信对于Helene、Frank以及其他人来说,书和信就是穿梭于小岛之间的船,串联起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章节。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你收到过我的信吗?想想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无论新书旧书都能卖的店真是了不得,而店员又满怀喜悦且耐心百倍地以满足读者用书之需为荣,更加令人感动。从Helene对书的“痴爱”可以看出,对于书籍,她是十足的严苛,容不得一点瑕疵。我想只有对书含有深深的欲望和执着,才会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吧!不同版本的装帧,翻译的优劣都是何等重要。就像“推敲”一样,每个字的“斤斤计较”恰恰是一种热爱。
从Helene对待书籍的态度,反观自己对待书籍的态度真是有点差劲了!前几年总是会买些纸质书,还不懂得自己喜欢看什么或者适合看什么,就买些畅销书,总觉得开卷有益。有些书买了还没有完整看过一遍,就被搁置在书架上。这两年总觉得纸质书太过沉重,就用kindle看书,慢慢的也闲置在一旁了。
其实看书时需要仪式感的。拿到纸质书的时候先闻一下墨香,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香气。最好是凑一个天气阴郁的下午,或是一个微风习习的夜晚,洗干净手,冲一杯茶,点上蜡烛或熏香,在床上垫好舒适的靠背,没有哪个日子比这更快活了。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你收到过我的信吗?在你来我往的信件中,Helene像个小姑娘,对期待满怀憧憬,对等待又有些急性子,为人和善又有些乖张,但也是懂礼貌懂感恩的女孩子,俏皮活泼又率真。而Frank先生,像是一位沉着的老人,替他人考虑不计得失,真实也很朴实。给Helene的回信中,Frank的回复都是很精心也很随意,面面俱到。两人的互动也是可爱极了!
我并没有看出Helene和Frank有爱情的火花。Helene对Frank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精神寄托,而Frank对Helene则是尽责、感恩和尊敬。两人灵魂契合,对事物感知统一,简直是完美的“soul mate”。虽然Frank的妻子诺拉的信,曝光了Frank非常爱读Helene的来信,诺拉本人也心生妒忌,但两人不能说是爱情。这种情超越了爱情,却和友情一样长久绵延不绝。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你收到过我的信吗?初中的时候寄信,每寄出一份,就多一份收信的期待;高中的时候又流行发短信,用一台摩托罗拉的翻盖手机将情愫传达;大学时微信已经普及开来,沟通开始变得越来越方便。情愫就在一来一往的电波中越来越强,慢慢的就再也没有对信件的依赖和期待。可是用微信一个晚上就能把Helene和Frank二十年的话都讲完,这样的方便让相处少了细腻而长久的温存。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想找谁都可以找到,也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一切都变得很快,认识一个人很快,弄丢一个人更快,却鲜少有实质性的交流了。
我相信很多看到这本书的人都想找到一个这样的笔友,可以敞开心扉,分享各自的生活,聊聊世界。这种笔友贵在不可预知的神秘性以及喜好的共通性。在幻想中勾勒出对方最完美的样子,光是那份心思,就已经令人心动不已。两个完全未知的人,抛去外表之后,用文字来交往,不知你是否是一个饱含深情懂得感恩的人?
书里说:旅行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你想要看到的风景。只希望漫长的岁月中,越来越多孤单哼唱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都能遇见想要遇见的人。
齐悦梦想社群第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