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日更的内容我都是临时起意,有事说事,沒事就只能靠灵感了。
话说今晩坐公交车回家,我坐在临窗的座位上一边等待着目的地的到达,一边习惯性地欣赏着沿街的风景。我的目光曾千百次地触碰过街道两边的树,今天也如平时一样,但这次却如有刺穿心般让我感到不舒服。
这些树白天瞧不出什么特点,一到晚上,就成了小城特有的风景。每棵树的主干上都缠绕着灯线,树冠上还挂着形状各异的线圈:圆形、星形、棒形、月牙形,不一而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些被装饰了的树霎间变成了舞台上的模特,个个美服加身,婀娜挺立,加之高低错落的建筑物上的闪烁霓虹,让这整年轻的小城顿时活力四射。
而我,隐隐觉得这一切有点别扭。在我幼年时的印象中,电资源是十分宝贵的,为了保障城市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农村每天晚上都拉闸限电。为了看个电视剧,人们把脖子都拉长了好几寸,还不见来电,只能满怀失望去梦中寻找。
所以,每次当我看到这些彻夜不息的灯火时,总在想这么做会不会太浪费了。这些电一定是太能能转化而来,那样的话,我的内心才会稍许安慰,否则,这样的风景,成本会不会太高了呢?从穷日子过来的人就这个毛病,老想着节约,生怕明天揭不开锅,这也是一种时代病,一种时代给当代人的烙印。
浪费电是一个方面,使我不吐不快的另有原因。
常言说,花多不艳。这么多的灯,千篇一律的形式,这条街是这样,那条路也是这样,时间久了,总不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小城虽说在努力改变,路多了,街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让小城没有脱离县级市的土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小城有钱了,那它顶多是个土豪,与精英的标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时常在心中把小城看作村姑,这些花花绿绿的装饰便是她那艳俗的行头。虽则如此,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热爱,就像一个孩子无法嫌弃生养自己的母亲一样,我只是希望她能一天天更好。
我希望我的小城有那么一天能够清新脱俗起来,天然去雕饰,从内到外散发出迷人光彩,那是市民日益捉高的文化修养与城市的文明开放相互碰撞迸发的火花,如光焰般绚烂,照亮我心中的这一片热土,那时,我将为她感到无比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