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晨读铿锵一连成长记录
唯识学笔记:圆融 与 次第,空性 与 缘起

唯识学笔记:圆融 与 次第,空性 与 缘起

作者: TaoMin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3:37 被阅读0次

🍃唯识法脉

唯识法脉

🍃圆融 与 次第

汉传佛教:  总持圆融

藏传佛教:  道次第明晰

        学习唯识学能够看清楚次第,藕益大师强调圆融不碍行布,理观要配合事修。关照现前,一念心性,同时要皈依,发愿,从事修当中来慢慢调伏。

🍃空性 与 缘起

    这是大乘佛法的两个重点。

     空性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命归零,回到生命的原点。 也就是离开一切相,最有代表性的是《金刚经》。

     缘起则相当的复杂,佛法讲缘起分为两个重点,一个是杂染缘起,一个是清静缘起。

     清静缘起从真如出发,读《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有一个前提存在,就是相信在打妄想的心中有一个清静心存在。=》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杂染缘起,从一种凡夫的心,杂染和合的心出发,可能造善,也可能造恶,充满了不确定的心。就是赖耶缘起。

相关文章

  • 唯识学笔记:圆融 与 次第,空性 与 缘起

    ?唯识法脉 ?圆融 与 次第 汉传佛教: 总持圆融 藏传佛教: 道次第明晰 学习唯识学能够看清楚次第,藕益...

  • 缘起与空性

    龙树菩萨的《中观根本论》说: 凡依因缘而起者, 将彼解释为空性; 彼是依而安立者, 彼性即是中观道。 宗喀巴大师也...

  • 自显现

    对于外境,小乘由分析而建立其为无自性;大乘唯识宗由"唯识无境"而建立其为无有;中观宗以"缘起性空"以建立其空性。宁...

  • 唯识缘起与相关几个故事

    《楞严经》云: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

  • 维护活泼的生命力 由见闻解行而证悟

    修行可以分为两类,解脱道与圆融道,解脱道讲次第,圆融道属华严的行法,大方位,宏观的总持法,作为华严行者,或是普贤行...

  • 佛,次第,圆融,

    1、九华山:地藏菩萨(孝道孝经)孝,上无始下无终,必须觉悟才能破迷。宗教是迷的,迷怎么破迷?——教育,佛家是教育。...

  • 和谐之光(光明心)

    和谐之光(光明心) 契入空性,融入空性,与空性共振,与空性共舞 契入明性,融入明性,与明性共振,与明性共舞 契入空...

  • 南怀瑾老师:这五样东西很厉害无所不在,就看你能不能把它们转成妙用

    唯识里头有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是唯识学所讲的,我们起心动念之心,是与宇宙物理世界、精神世界连...

  • 宗镜直指(十一)

    问。唯识性与唯识。有何同异。 答。各有二义。 且唯识性二义者。一者。虚妄唯识性。即遍计性。所遣清净。二者。真实唯识...

  • 学习【中观】的注意事项

    学习【中观】的注意事项 1,学中观要注重整合、圆融两大目标: (1) 确立对于胜义谛的终极看法(空性见) (2)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识学笔记:圆融 与 次第,空性 与 缘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w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