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讲师:
大家一般接触过这个打坐入静冥想这些吧
你们觉得这类功夫,其关键处在于什么。大家可以各凭经验试答。
学员:
我觉得是身体很难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如果能克服身体问题,其实应该很容易入静
崇真-讲师:
打坐冥想还是什么,你们说了目的,在于要静,静可不止一个方法,还有人提到了一,怎么归回这个一,又没方法技巧。
今天会是联系金乌扶桑课的方法,所以还请你们看事情抓重点
很多技巧在民间小游戏中,就看你是否善于观察。
比如陀螺这些
忽然感觉现代这些小说啊,电影啊,害人不浅……什么思维能力
学员:
说平衡,打坐,主要是修补,补漏,所以,打坐时达到平衡吗?
崇真-讲师:
继续推
学员:
达到天人合一那种?
学员:
定点高速运动达到动静结合
崇真-讲师:
有好几个线索点出来了,就不能做一个名侦探么
学员:
打坐,平衡,我认为是达到身体上的,补漏那种平衡
学员:
找准一个着力点去平衡身体让思想在静止状态动起来
学员:
陀螺本身的高速运动状态达到入境,集中一点
崇真-讲师:
首先,你们可以先怪罪下古代的绕圈子,打哑谜,爱比喻,等等的习惯。一句话说得好,名可名,非常名。入静,虽名入静,你们用脚趾头想想,你真是物理上静止了么?
学员:
而,这个过程中,心会越来越平静,越来越专注
崇真-讲师:
血液,心脏,呼吸等不都在动么
而你想进入那个状态,不是注重静,而是注重 恒 或者说 衡
就像陀螺一样,外的动为恒定,内在的静方可以凝聚为一。
学员:
像风眼?
崇真-讲师:
其静也是约束所有动的平衡。
学员:
星体公转这个可能有点道理
崇真-讲师:
达到相对平衡,这是静,掌握中心,这是定。
崇真-讲师:
如果简单的/抠鼻心法就是一陀螺。
而古往今来,掌握这个动中平衡力,那一点,方法殊途同归。
学员:
先生,有直白一点的吗
崇真—讲师:
你们捋一捋已知有哪些入静方法。
学员:
平息
学员:
冥想
学员:
念咒
学员:
站桩
学员:
忘我
学员:
观察身体的变化
崇真—讲师
记住,今天是讲通用课,也就是无论物理规则还是什么体系修行通用的基础。给点力。
呼吸的,一起一伏,念咒的,一声一顿,频率起伏。
用音乐的,看运气喽,音乐契合阴阳恒定动静变化的不多
观想一系,如不观念想的初末,难入。
这些方法,有一个通性
就是以有规律的交互变化,而寻找自身的一系列中心点。
学员:
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崇真-讲师:
就像扶桑九点归一。
学员:
打坐会发现,打坐久了,突然发现体内在动(不由自主)
崇真-讲师:
在两个极限之间,找到那个中心点,再相对降低相同的度,而至于再接近。直到找到这个中心。
静就是这个过程
一生二,二生三。
三化九,九应一
一因两极而变为二,以中分两段而生三点,三化九,而明细变化的尺度。
找到这个心,叫做静。入静就是一个恒定,因为形成稳定循环,而可以解脱释放更多觉察力,提升感官等的过程。
而这个中心就像扶桑里春秋分的点
这只是意味你找到中和,可以稳定阴阳变化。
定,就像陀螺稳定的核心,掌握这个所有动的变化。
一般只注重稳定静(或者说恒定)状态,钻牛角尖深入的,往往找定跟这个碰运气一样。
就像这个中和点,春秋分,虽然离居住真正太阳的大支很近,但是终究不是。
而只有把至阴至阳中和同时掌握,才能应到定的机。
很原理的说了,要不是在公开课,说破就一两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