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亲子教育中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培养1
几乎每一个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的时候,都能意识到学习的主动性,对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到底有多么重要。
这不单单能帮助家长节约自己的时间,更能帮孩子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一件事情。
然而主动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又需要十分耐心细致互动的一个过程。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去多花一些心思帮助孩子。
01
祛除自我对学习的消极的“刻板印象”
每一个成年人,大凡都有一套自我对人生的认知。然而很多情况下这些认知,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去学习与模仿。
家长们、甚至爷爷奶奶们,很多情况下会不以为意的,制造一些非常主观的对学习的消极情绪。
有时孩子可能会兴致勃勃的完成老师刚刚布置的作业,他们就可能跑来貌似关心的说,累不累呀?休息一会儿吧,写这么多,这么小就开始写作业了呀。一副着急焦虑的模样。
潜台词就是,写作业这件事很辛苦,孩子太小就不要干这么苦的事儿了。这件事儿也没什么好玩的。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很认真的学习看书,他们就会小声嘀咕,哎,要是长大也能一直这样认真就好了啊。
潜台词就是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持久的事,学习很难,他们自己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认为他们的孩子也应该会逐渐“成熟”,逐渐拥有这样的观念。
消极观念这件事情就像慢性病,他不能短时间内把你怎么样,然而它会长时间内让你处于一种低自尊的水平,逐渐影响孩子潜意识层面对各种人生历程的认知,逐渐影响孩子的人生发展。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谈之色变的状态。我们要有这种认知,要有这种意识,就已经是处在一种进步的阶梯之中了。作为孩子,拥有一种绝大部分情况是积极层面观念的环境,偶尔不经意带出的消极色彩也许会帮助他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与完善自我。
02
创造环境,带动孩子去发现身边的宝藏
好奇心,永远是孩子这个阶段,探索世界的第一驱动力。
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你慢慢的会发现,你们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可能很久都没有发生更大的变化了。日常的三点一线,对于孩子来说有可能这个视野范围更窄。
那么作为家长就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在零碎的时间,带领孩子做一些“能够探索周围世界”的事情,让孩子发现这个世界总能拥有他未曾想到或者看到过的新鲜事物。
你可以拿着一个能够辨别花草树木的手机app,带着他满世界的认识这些花花草草,讲他们的故事,记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做成卡片,让孩子把他们收集起来。
你也可以在购物中心中寻找孩子所喜欢的玩具店。你甚至都没必要帮孩子买下,而是和他玩一个把某个玩具藏在某一个角落,下次再来“见它”的社交游戏。
你更可以在和孩子经过一片商业街的过程中,和他做一个,猜每一个店铺都是干什么的游戏。你会看到他的眼睛会发光,兴奋着四处搜寻着店铺中每一个能证明店铺作用的证据。
从学习的本质来说,这一过程并不一定要在阅读书本中才能获得。而让孩子拥有一种探索整个世界,哪怕是身边一些点点滴滴事物的别样的眼光,对于他在学习上树立多维度的思维方式,都是大有益处的。
03
适当制造学习的阻碍,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与求知欲
在讲这一点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个绝大多数人现代人都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叫做人性的弱点。
那就是,我们总是在迫不及待的解决被提出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优秀,或者至少自己的能力处于整个群体的中上水平,这是几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群体层面的个体自我认知。
带来的问题就是既然我很优秀,我就不能对你向我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显得无知或者无能为力。
所以每一个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提问的时候。通常总会给出一个自己认为很简约,很直接的答案,问题就解决了,事情就OK了。
然而我要说的是,孩子通常是需要一种自我思考的成长的动物,我们盲目的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的同时,就会不可避免的降低孩子的思考程度、思考维度、思考深度。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思考是永远肤浅的,本质上你的这种认知往往是孩子表达能力暂时受限的结果。而一个你真正了解的孩子,往往没有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我们也要尽量珍惜每一次孩子的提问。
一个好问题,往往会扯到出来,更多的好问题。我们如果让他就在我们一次简略的答案之后,就彻底溜走了。这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学习上的对“好问题”的巨大的浪费。
在你经过半天之后,一天之后甚至几天之后,再一次面对孩子之前的问题的时候。孩子往往已经做出了他自己关于这道题的努力。
本质上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对这个问题的思维框架。而他自己本身又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投入,不仅能给他带来认真学习思考,这些主动性层面的益处,而且对他本身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提升。
我们都会更加喜欢我们曾经为之付出过努力的事情,更何况是学习这件小事。
…
万事有方法,且行且在意。
我们下回再聊。 ——《真相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