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对于魏延的描写和历史上出入很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魏延造反上的描述。看了《三国志》之后,让我颇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想法。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于魏延有如下描写:
独挡一方,怀才不遇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备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据守汉中成为独挡一方的大将。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魏延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征战有功,可信之人
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扎葭萌关。
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魏延与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援,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张任、冷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刘备军打败刘璋部队后,又派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魏延因数有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
建安十九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并定都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
北伐有谋,破敌有术
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说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太子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建兴五年,诸葛亮为准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派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退回大营坚守。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不合,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书信道歉。
战法不同,凶相已现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一万人马,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西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的才能不能尽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琳怯而无谋,故愿自领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琳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一代名将,夷灭三族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怎么能因一人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接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蜀汉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丞相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便不听魏延的命令,就地解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无德匹夫,你还能再作恶吗!”随即诛灭魏延三族。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