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1)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1)

作者: 朴实李 | 来源:发表于2022-09-29 16:12 被阅读0次

32岁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维尔纳·海森堡,在回忆自己的导师尼尔斯·玻尔的物理学直觉,以及这些直觉是如何超前于证明速度时说:

“玻尔肯定知道,他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从提出时不可能被认为是正确的相互矛盾的假设开始的。然而他有一种准确无误的直觉,意识到通过这些假设,就能形成很有说服力的关于原子内部电子运动过程的模型。玻尔运用经典力学和量子论的方式,正像画家运用他们的画笔与颜料那样。画笔并不能决定画作,颜色也决不是真实世界的全部,然而当画家心灵的眼睛能够持续地凝视这幅画,那么他就有可能使用画笔,把自己心灵里面的画(不论这幅画是否成功)传达给别人了。玻尔准确地知道在物体发光的时候,知道在化学过程以及许多其他的过程中,原子是怎样运动的,这就帮助他在头脑中形成了不同原子结构直觉的画面。尽管这丝毫不能肯定,玻尔自己是认为电子在原子内部旋转的,但他确信这一画面的正确性。当时,他还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或数学方式,去表达自己头脑中的这幅画面。但这并非是个不幸,相反,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相关文章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1)

    32岁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维尔纳·海森堡,在回忆自己的导师尼尔斯·玻尔的物理学直觉,以及这些直觉是如何超前于证...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39)

    渴望对自然做出解释,而不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统一的、抽象的世界,在纯科学家与纯数学家之间,形成了很有启发意义的紧张关系...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33)

    似乎很明显,数学天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首先发现有价值的思想,然后找出这些思想的意义。乌拉姆在数学领域中具备了这种能...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2)

    物理学家在反思的时候,常常会提到对自己直觉的强大力量的信任,这些直觉往往关系到客观世界真实的本质。海森堡曾经对爱因...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51)

    另一个童年往事的例子,与当代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索尔·克里普克有关,他是当代光芒最耀眼的哲学家。3岁的时候,索尔到...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54)

    也许那些白痴天才,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例证。这些人在大多数领域内,都存在能力不足甚至能力受阻的现象,却又在早期的儿童...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7)

    当然,我们从这里看出了与大多数数学家不同的兴趣,即数学家们会毫不迟疑地避开现实,去解决各自的方程式与定理中存在的复...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52)

    这类传记性资料进一步说明,逻辑-数学领域的天赋很早就表现出来了。最初,这些超常儿童单独活动,他(可以说)差不多是在...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53)

    不论少年逻辑-数学家们怎样得早熟,但在该领域中能否迅速地发展起来,仍然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在这些...

  • 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55)

    白痴天才在多数情况下,都会真正表现出从小就与众不同的计算能力。例如,有一个已住进精神病院的儿童叫欧巴底亚,他从6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章 逻辑-数学智能(4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jk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