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虽然零散散看过不少书,但是从头到尾系统性完整阅读过的书籍却并不多。最近偶然翻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所写的《情史》,发现其中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于是打算把它读完,顺便把这些故事分享出来,与大家一同欣赏讨论。
我的文言文水平也不是很高,有些细节也很难搞懂,所以这不能叫做翻译,只能是讲述一个大概的内容,如果有高人发现我的错误,也希望能够多多指正。
《情史》又叫《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是一部小说集,大概和《聊斋》一样,是从民间搜集整理的各类故事,顾名思义,其中都是与爱情有关的。
这部书分为二十四卷,每卷中记述一类相似的故事,比如第一卷《情贞类》讲述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第三卷《情私类》主要讲述的是男女之间没有通过父母指婚而私定终身(这在封建家庭中是不合规矩的),最后走到一起的故事;第二十卷《情鬼类》和二十一卷《情妖类》看名字就知道,是讲述与鬼和妖有关的爱情。
此外还有第二十二卷《情外类》,讲述的是男性之间的爱情,其实这在古代中国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龙阳”,“断袖”,“分桃”等等典故不胜枚举。
这次我打算从头开始读起,读完一个故事就把大致内容写下来,正好凑数做日更。
第一卷名为“情贞”,具体意思上面已经做过介绍。第一个故事名为《范希周》,正是男主的名字。
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当时北宋刚刚覆灭,金兵南下侵扰,兵连祸结再加上官员盘剥,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接连爆发起义。其中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福建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人范汝为率领数万人在当地发动起义,第二年规模便扩大到数十万,并将建州城占领。
此时有一个西北人名为吕中翊,他接受朝廷的任命到福州去担任税官。途径建州的时候刚好碰上这场动乱,混乱中吕中翊年仅十八岁的女儿被范汝为的手下抓走,后来被范汝为送给了同族的一名青年,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范希周。
范希周年纪二十五岁上下,并未娶妻。他是个读书人,完全是被家族裹挟才落草为寇。见到出身官宦人家,性格也温婉如水的吕姑娘,他马上就被征服,当即找人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告祭祖宗后以隆重的婚礼将她娶为妻子。
但范汝为好景不长,到了年底,朝廷便派遣大将韩世忠前来平乱,建州城岌岌可危。这时候吕姑娘便对范希周说:
“建州孤城一座,迟早要被攻破。你是匪首的亲属,肯定无法幸免。你是告祭过祖宗之后迎娶的我,那我就是你堂堂正正的妻子,我不忍见夫君惨死,也听说贞女不侍二夫,既然如此,不如先你一步!”
说罢她拿起刀就要自刎,范希周急忙将拦下她劝阻说:
“我原本无心造反,无奈身不由己,可如今也无法洗脱罪责,算得上死有余辜。但你不同,你是官宦子弟,被劫持到这里本来就是你的不幸,韩大将军的将士和你一样都是北方人,你被他们解救出去,语言也能沟通(福建本地的闽南语北方人不好听懂),不就和重获新生一样吗?”
吕姑娘答:
“夫君你说得有理。但我此后终身不会再嫁,万一官军蛮不讲理把我掳走,我也绝对不会受辱,到时候惟有一死!”
范希周也说:
“万一我能够侥幸逃脱,也定会终身不娶,以报答娘子你的一片真心!”
十多天后建州城果然被攻破,范希周不知所踪。见到汹汹而来的官军,吕姑娘还是选择了上吊自杀。
巧得是韩世忠与吕姑娘的父亲吕中翊是朋友,因此韩在路过福州时,也将吕中翊任命为提辖带在军中。城破之后,吕中翊冲入城中,恰好撞见了上吊的女儿,于是马上让人将她救下,父女团圆。
待到叛乱彻底被平定后,吕中翊随着韩世忠一起回到了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想在那里寻一户人家把女儿嫁出去,但是吕姑娘却死活不肯。吕中翊生气地骂道:
“你还想着那个恶贼吗?”
吕姑娘坚持说:
“他虽为贼,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正人君子,只是被族人逼着才不得已而从之。他在贼军之中经常给予他人救助,若苍天有眼,他肯定不会死!如今我在家中奉道(意为发誓不嫁人),也可以侍奉你们二老,又何必非要把我嫁出去呢?”
见女儿如此坚持,吕中翊也只能作罢。
转眼过去了十年,这期间吕中翊再次被朝廷调动,安排去了封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做将领。某天,一个名叫贺承信的广州使臣前来拜见递交公文,待他走后,吕姑娘走出来问道:
“刚刚是谁来了?”
吕中翊答:
“广州使臣。”
“听他的声音,看他的背影,像极了我那建州的范郎。”
听到女儿的话,吕中翊笑道:
“你在说什么傻话,人家姓贺,与你那范郎有何干系?”
吕姑娘没有说话,但是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人。半年后这个贺承信再次前来,这次吕中翊设宴款待了他,而吕姑娘则悄悄在屋外窥探,认定他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郎君范希周,于是偷偷叫父亲出来并告诉了他。
回到饭桌上的吕中翊于是在酒过三巡之后问及了贺承信的出身,他有些羞愧地说道:
“实不相瞒,其实我是建州人,本姓范。族人范汝为曾经在建州造反,胁迫着我一同参与其中。后来建州城陷,我打算接受朝廷的招安,又害怕与匪首同族而受到牵连,于是才改换了名姓。后来我跟随岳承宣(岳飞)征讨洞庭水贼杨幺,因为战功受到提拔,几经辗转担任了这广州指使之职。”
这时吕中翊也知道他就是自己的女婿,忙问:
“你妻子姓什么?娶过她之后你有没有再娶?”
闻听此言,范希周流下泪来:
“我在贼营时,曾经娶了一个被俘虏的官员女儿为妻。那年冬天城被攻破,我俩分头逃散,约定若是能够活下来,彼此都不会再娶再嫁。后来我在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找到了老母,至今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只有一个照顾起居的奴婢而已。”
说罢他失声痛哭,吕中翊也一同流泪,之后带着他到后堂见自己的女儿,夫妻俩分散十年之后终于破镜重圆。
这个故事也被冯梦龙收录到了他的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名为“范鳅儿双镜重圆”。在这里他为吕姑娘取名为吕顺哥,范希周诨名“范鳅儿”,并且还真的借用了成语“破镜重圆”中的情节,让夫妻二人各拿着半边镜子来相会。
《醒世通言》中的这个故事应该是作者本人加工而成,而《情史》中的这个故事可能才是民间传说的原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