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主持人的访谈录,这个主持人家世不错,学习也好,她自己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一个人。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很好,什么是很好的概念呢?那就是在所在的城市吃穿住无忧,还可以自己买奢侈品。
这个主持人在节目中穿着朴素,面容依然年轻有活力。她坦然地说,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那些名牌和奢侈品好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了,现在的她只消费适合自己的东西。她说她年轻的那个时候都享受过了,各种包包、华服……年轻的时候谁不喜欢这些东西呢?
好在她没有说,那些消费品没有什么意义,她从不曾喜欢。我相信一点,只有曾经真正拥有过的人才有资格评价那些东西到底有没有意义。没有过的人嫌弃那些奢侈品名牌,大多是因为没有能力享受,或是不了解。
有一阵子,媒体们把消费的矛头指向的年轻人,大概是觉得别的年龄阶段的人不是真实的没有强大的消费力,就或是因为都享受过了,已经归于极简分子了。于是,各种趁年轻怎么怎么样的slogan到处标注,年轻人的提前消费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了。还是那句话,有哪个年轻人不喜欢名牌呢?只是自我认知里或是购买能力可以负担的名牌大小不同罢了。
消费没有错,享受生活也没有错,有的小孩天生家里富有,这样的名牌对于他们本就不是炫耀就是正常生活而已。错的是在于,总是在妄想于那些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还不想靠时间和付出自己的努力来得到,也就是奢侈的懒惰。有些东西不需要比较,因为没有比较的必要,虚荣心不可有啊。
from:自由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