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岁月拾遗一百贝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作者: Hi简亦简 | 来源:发表于2021-04-18 23:53 被阅读0次

1.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爱心萌动的少女没有及时出嫁,因而心乱如麻。才女李冶少年时因了这两句诗,被父亲送去深山剡中玉真观做女道士,并改名李季兰,潜修妇徳。

唐朝时,道教成为国教,百姓趋之若鹜,后妃公主进入道观修行比比皆是,名门闺媛都争相出家做女道士,因女道士都头带黄缎道冠,故称呼为“女冠”。

受唐朝开放之风影响,道观也非清净之地,许多才貌出众的女冠,在道观中自由交际,成为交际花,李季兰就属于这一类。

李季兰常与名士们吟诗作赋,互诉衷肠,如《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复眄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风楼曲,叫人寂寞复相思。

朝云暮雨,时光更替,大雁南归,人有别离。多少个不眠之夜,自己相思流泪,望着明月,寄托心中的思念。又想起初见时听到的曲子,叫人怎能不寂寞、相思。

少女的芳华在道观中悄然流逝,纵然李季兰热情奔放,却被种种清规戒律所约束。

2.

一个春日的午后,李季兰偷偷溜到观前不远的剡溪中荡舟漫游,偶遇一位青年才俊,他神清气朗,气度不凡。

交谈中方知,他是隐居在此的名士朱放。两人一同谈诗论文,临流高歌,登山览胜。临别时,朱放写诗相赠: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旁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美人转身欲离去,罗袖拂花而落,心也跟着花瓣碎了一地。

从此,俩人经常相约溪边,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有时朱放也以客人的身份,去玉真观探望李季兰,两人一起品茗赋诗,或抚琴相诉,海誓山盟。

可惜美好的日子太短,没过多久,朱放要去江西做官,两人挥泪告别,李季兰作《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皎洁的月光下,一双有情人执手相看,默默无语。自此离别,思念如月光,穿过云间水上,流连于心上人所在的城市。

离别后,李季兰寄去许多相思的诗句,然而朱放忙于官场事物,无暇看望李季兰。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季兰“携琴上高楼”,弹一曲《相思怨》,哪料相思太深,越弹越急,拨断了琴弦,柔肠寸断,无人安抚!

多情女偏遇薄情郞,青春在时光中消蚀,哪有歌中唱的“你不来,我不老”!井栏边的几株桃树,桃花谢了又红,季兰把苦苦的相思化作《春闺怨》,渐渐地接受了被抛弃的现实: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
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

3.

不管多苦,日子还得继续。那天,天气薄阴,秋风送凉。季兰独坐云房,忽听门外有客来访。开门一看,是位相貌清秀的青年男子,季兰请客入座,先是客套一番,继而俩人叙谈各自的生活。

该男子便是茶圣陆羽,三岁时被抛弃在竟陵龙盖寺,被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抚养成人。在龙盖寺,陆羽学会了识字烹茶,但他不愿削发为僧,12岁逃出龙盖寺,在戏班学戏,演丑角居然很成功。后来又写了《茶经》,陆羽的《六羡歌》最能展现他的风采: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圣,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李季兰对陆羽一见钟情,陆羽常来观中探望,俩人渐渐成为知己。

有酒直需醉,莫道无酒空相思。后来,陆羽与李季兰长久分离,季兰寄《遥忆江南》表相思:

遥忆江南景物佳,湖清水秀竞风华。
何当共品山泉水,细雾升腾慢着茶?

江南湖水清秀,而这里山泉甘冽,何时与君一起再品茶?

尽管两人感情深厚,却因李季兰是女冠,而注定没法在一起。季兰的《八至》最为出名 ,此诗所指无法查证,但最有可能便是陆羽: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正是因为曾经那么亲密,现在才会感到如此疏远。正是因为渴望亲密无间,才会发现彼此如此遥远。

当时,严伯钧也是出入道观较多的才子,季兰有两首送别阎郎的情诗,如《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何来重相逢 ,莫学阮郎迷。

不忍别离,梦里追到吴苑,郎君却早已行至剡溪。

阎伯钧回了信,季兰愁绪难平,又做《得阎伯钧书》: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潇潇听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只因心中苦闷,无力打扮,满腹惆怅,空对月相思。

4.

30岁过后,季兰性格更加豪放,交友也越来越多,时常与远近诗友会于乌程开元寺。即席赋诗,谈笑风生,一时传为美谈。季兰的诗名也越传越广,远涉广陵,刘长卿谓季兰“女中诗豪”。

一晃到了不惑之年,玄宗闻季兰才名,召命赴京。此时季兰的美貌也衰落大半,临行前做《留别友人》:

天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逢。

虽然季兰名达九重,不喜反忧,感叹自己芳容不再,念旧人何时重逢。

季兰心怀惆怅赶往长安,却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从此不知所踪。

相关文章

  •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

  • 《八至》李冶

    《八至》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古诗词赏析(三十三)

    八 至——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诗为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李冶...

  • 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唐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读唐朝女诗人李冶的《八至》诗,感觉最后一...

  • 《甄嬛传》系列012:至亲至疏夫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一句012,出自唐代女诗人李冶《八至》 李冶,乌程(今...

  • 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是唐代女诗人李冶创作的六言诗。此诗...

  • 八至

    想起了一首诗 八至李冶 〔唐代〕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又是唐代女诗人李冶创作...

  • 至亲至疏夫妻

    这个标题来自唐代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之间,相遇...

  • 读诗 八至

    八至 李冶 唐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文学体裁: 六言古诗 注释: 至:最...

  • 无题

    唐朝诗人李冶在《八至》里写到: “至远至近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莎士比亚曾说: “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ov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