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优秀实践案例:接纳情绪+容许行为

优秀实践案例:接纳情绪+容许行为

作者: 轻松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1:16 被阅读0次

    这个案例是关于妈妈接纳孩子的情绪、容许孩子的行为、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优秀案例

    关键是妈妈由始至终都保持着平和、稳定的心态,这点最值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今天早上送大爷东上学前,他看见我的手机导航,就马上说“妈妈,我要去爷爷奶奶家”。

    我知道这是他的惯性联想,每次看见导航,都会说要去揭阳找爷爷奶奶。

    大爷东好有趣的,隔几天偶尔就会说不想去上学,原因都是不一样的。

    面对今天他对我的“发难”,我觉察到自己并没有生气,不会觉得“这小家伙怎么又来了”。

    因为,我能理解他想念爷爷奶奶的心情,之前他也多次流露出这种情绪,所以我知道他是真的很想念。

    看着他那忧伤的小眼神,我瞬间同理到他。

    我抱着他说:“噢,你真的很想念爷爷奶奶,你希望现在马上就开车去找他们是吗?”

    同理完,将客观情况告诉了他,看得出大爷东能接受道理,但是不开心的情绪还堵着他。

    于是我几番耐心解释后,15分钟后他才愿意出门去学校。

    第一段落,结束。



    OK,关键点一:觉察 + 反思 我自己

    如果我先入为主,主观评判他“怎么又无理取闹/无病呻吟了”,我是根本不可能看得见他的忧伤;

    如果看不见他内心柔软的这个部分,我就会跟他进行权利抗衡,也根本做不到平和、稳定地对待。

    SO,突破点一:不事先评断 +  了解对方行为的原因 + 看见对方内心柔软的部分



    第二段落,继续:

    去到学校,大爷东不肯进门,见到老师就往回跑。

    我马上就意识到,“你还是不想去学校,还是想去找爷爷奶奶吗?”

    “是!”他超级委屈、无助的望着我,希望我能拯救他。

    于是,我想起了跟爷爷奶奶视频连线,一来为了继续流通一下儿子的想念情绪。

    我们传统观念里面,如果一个人想念另外一个人,一般都尽量不让他们相见,因为见了会更加想念;没见到就不想了。

    但是,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因为,这种做法只是把想念压抑下去而已,谁知道他在角落/黑夜里,偷偷地流了多少吨眼泪?

    让情绪流通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二来,为了让爷爷奶奶亲口告诉他客观情况:现在时间不合适,春节再聚会。

    爷爷也很耐心地跟他解释,前面两轮“谈判”,大爷东很坚持,“不可以,现在就回去”。

    到了第三轮,我听不清爷爷说了什么话,大爷东突然欣然答应去上学了。

    按照对儿子的了解,也许爷爷的话术没变,但是说多几次,他就会接受了。

    关键是,爷爷也是带着平和、稳定的态度,没有责备孙子“怎么闹别扭呀”之类的话语。

    因为,当爷爷听见孙子说“我太想你们了”的时候,爷爷的内心也瞬间柔软了吧。

    第二段落,结束。



    OK,关键点二: 让情绪完全流通出来

    大爷东在家被我同理后,情绪还是堵着出不来。只有当和爷爷面对面,说“我太想你们了”后,才算是完全流通出来。

    情绪流通出来后,事情就好办多了,甚至一下子就没事了!

    教会孩子,识别不同种类的情绪。

    可以买一个情绪脸谱回家学习,但是我觉得是真人脸的情绪会比较真实生动。


    SO,突破点二: 当面求证

    如果爷爷没出现,我可能花更长时间,也未必搞得掂。所以,让当事人出来,向他当面求证。

    经过他人口中说出来的,不一定代表当事人的意愿,这个道理连幼儿都懂。



    第三段落,收官:

    别紧张,想念的事情已经彻底解决了,大爷东兴高采烈地进学校。

    整个过程,大概花了25分钟,家里15分钟学校门口10分钟。

    确实太不容易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育儿,就是一个修炼升仙的好机会!”的说法呢,哈哈!

    大爷东突然往回走,“我的书包呢?” “刚才老师帮你拿进去了” 

    “不要不要,我要自己拿进去!”  “好,那你进去把书包拿出来后,再重新自己拿进去吧”

    幸亏老娘我学过,知道他这个行为叫做:“外部规律性”。

    外部规律性,简单说来就是:孩子遵循固定的规律,一旦被打破,就会强烈要求复原。

    这个外部规律性,在大爷东身上也有很多体现:

    例如餐桌上,一定要求我们按照固有的位置坐,有一次外婆坐了我平时习惯的位置,他就把外婆推开说“这是妈妈的位置,外婆你是坐那边的”

    再例如,他习惯自己洗手,如果我帮他洗了,他会重新要求弄脏了再洗一次。

    小孩子,很好玩吧!

    了解他,就好玩;不了解,就生气。这是很多家庭中的育儿真实状况。



    OK,关键点三: 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生理和心理,尤其是心理上的体现

    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埃里克森人的发展八阶段,这两个理论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清晰的!

    必须清晰!必须清晰!必须清晰!

    不了解他,怎么去爱他呢?

    爱,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没有了解,都是瞎爱,甚至有害。

    另外,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很完整、全面了解孩子的系统课程,有时间有精力建议学习。

    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于自己和孩子、家人的受益,是一辈子的。


    SO,突破点二: 了解第一 + 容许第二

    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以及背后的动机之后,就要做到容许。

    如果不能容许,了解来干嘛呢?

    容许,并不是说一切都让他去冒险,而是让他以一个恰当的方式去做,同时陪伴在他身边,必要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实践案例:接纳情绪+容许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p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