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的力量》
【原文摘录】
曾经跟随一位老师进行禅修训练,他叫杨增善,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智慧之语让我刻骨铭心,他说,幸福的关键就是理解,“煎熬由抗拒痛苦而生”。我们无法避免人生的痛苦,他说,但是却可以不必遭受痛苦、忍受煎熬。因为杨增善颇有些佛教学究的气质(他甚至戴着角质框的眼镜),所以他把这些智慧之语表述为一个公式——折磨=痛苦×对抗。进而补充道:“实际上,这是指数而不是乘数关系。”他的观点是我们可以区分生命的正常痛苦——困难情绪、身体不适,等等——和折磨,它由我们对人生有时苦不堪言这一事实的抵制而引起。
情绪上的折磨由对事物的欲望而起,而非事物本身。越是对抗所发生的事情,就越是痛苦煎熬。痛苦类似气体,如果你任由它在那儿,它就会自行消散。但是如果你对抗和抵制痛苦,把它逼进一个局促空间里,压力则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爆炸。
抵制痛苦就是把头撞向现实的墙壁。如果你抵制着痛苦已然生于心的事实,愤怒、挫败和压迫感就会积压于痛苦之上,从而加重你的煎熬。一旦事情变成现实,我们便无力改变那一刻的现实。这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选择接受与否,但是不管怎样,现实依然故我。
静观让我们停止抵制现实,因为它以非评判性的觉察容纳着所有的体验。静观也让我们接纳不愉快的事情,即使我们不喜欢。以静观的方式理解困难情绪,可以让这些情绪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如果我们能从容淡定地等待暴风雨的结束,事情就不会变得更糟。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折磨则可选择。
【概念转述】
1、折磨=“痛苦×对抗”,而不是“痛苦+对抗”。
当我们抗拒生活带来的不好的体验:负面情绪和思维,正常的生活痛苦会变成指数级增长的折磨。
当我们停止对抗的时候,痛苦的感觉就只是痛苦的感觉,而不会变大,给痛苦的感觉一些空间,让它自行消失。
2、保持静观,停止抵制现实,让生活的痛苦只是痛苦。
保持静观,容纳消极情绪,我们和消极情绪的关系就像是天空和乌云的关系,消极情绪会散开,但天空依然存在。允许各种各样天气的发生。
保持静观,容纳不愉快的事情,了解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共性课题,就是我遇到的问题不仅是我一个人遇到,而且每个人都有很困难的棘手的问题。
3、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对抗现实和真实的情绪,来选择是否让痛苦升级成折磨。
【个人体验】
当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往往会把它写下来,看看自己有着怎样的情绪,情绪背后发现自己有怎样的需求?
当我写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缓解。
但是我会就此回避这个让自己痛苦的问题,我不会逃避痛苦情绪,但是会逃避让自己痛苦的问题。
其实也是让痛苦的问题升了级。
【行动指引】
1、写下来
把面临的问题写下来,进行分析看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哪些又是自己不可控的。
2、专注自己的当下
在生活、职场中,我是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的,一些人为了利益可以没有底线、价值观、人格障碍等,一些组织上的陋习是我无法改变的,我无法就一个人和整个系统对抗。我能做的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当下,对自身任务、时间、语言表达、形象进行把控。
3、停止对未来未发生的、不切实际的担忧
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发展受限、对子女未来的担忧是最常让人感到焦虑的,未来是AI时代,很多人会陷入到工作被淘汰的担忧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注意到当下好的一面、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比方说至少自己现在有一份工作,至少自己现在身体健康,至少自己现在还有时间学习,至少现在自己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认知……
4、寻找契机,找到自己曾经在哪些痛苦体验中选择对抗,把经历写下来,放弃对抗,承认自己过去曾经体验到的痛苦。
过去心理学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人都没有受到心理学的传统教育和知识普及。
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回避、逃避、扭曲、深埋、心理投射,在情绪激动下,做出错误的选择,让痛苦升级成折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时不时来到自己的想法中,否定和批评自己,无情地贬低自己。
把过去的痛苦经历写下来,待一会儿,体验到当时的痛苦情绪和事实,给这些痛苦腾出空间,放弃对抗,让痛苦只是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