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阳明一生学问,源于《大学》。
“阳明格竹”显然是一次失败的“学而时习之”的体验,不是“格物”格错了,是起步起错了。
在“格物”之前,还有“知止定静安虑得”,南怀瑾老先生称之为“七证”的功夫。在“七证”之前,还有“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三纲”,“纲举”才能“目张”,这个成语不知道是不是由此而来的。
“纲”还没整明白就直接奔“目”而去,哪有不出错的。“阳明格竹”错在不知为何而“格”,就盲目地直奔几根竹子而去。道心不存,即便对着日月星辰也不能见道;心存道心,道就可在砖石瓦砾便溺秽物里显现,《庄子.知北游》里就是这么说的。
阳明后来论学,专从《大学》开篇这一段破题,题破了,大学其实也就似乎讲完了。后面讲得再多也全是废话,阳明不再往下讲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大学有“三纲”,在贫道看来,只有“明明德”这一个纲,第一个“明”是动词“显明”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名词,“光明”的意思。“明明德”就是“显明自己的光明之德”,这个“明德”是内心本有的,不是外求来的,只是为名利所惑,被尘世染着,被蒙弊了,所以要擦去污着物,使它显明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秀大和尚的“时时勤拂试,不教惹尘埃”并没说错。
2
孔子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被弟子曾参一分为二,说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有人解释曾子讲的是“内忠于己外恕于人”,仍然还是个“一”。这是在硬往“一”上扯。
孔夫子“一以贯之”的那个“道”也是有其传承的,夫子一生“述而不著”,“述”就是在传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孔子的传承。
“祖述尧舜”述的是什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
这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相禅的十六字心法。尧禅让舜的是帝位,传的是道。孔子“祖述尧舜”的是这个“道”,一以贯之的也是这个“道”。
十六字心法中有一句“惟精惟一”(拙文《惟精性一辩析》另有专门论述),“道”只有一个,没有曾子说的“二”,也没有《大学》里的三个“纲”。《大学》里只有“明明德”一个总纲,被人硬是给罗列出三个——“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3
“明明德”是《大学》惟一的“纲”,“明德”是每个人内心本有的那个“道”,“明明德”也是尧舜“惟精惟一,以心传心”的心法。
“道”只有一个,“纲”也只有一个。
“亲民”只是个方法。“明德”虽或“内心本有,不假外求”(王阳明语),但人总要生活在一个社群里,处在一个社会结构中,要有一个身份认同的。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
在鸟兽群体中,人是找不到身份认同的。
卢棱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中。”
人处在人群之中,人就是人的枷锁。打破这个枷锁的途径就是“亲民”。
朱熹强把“亲民”解释成“新民”,意为“使民新”——教化民众作有“明德”的“新民”,《大学》就此又多出一目。这当然是曲解。
有这么一句流行语:“最困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在你的口袋里,一件是把你的思想装在别人的脑袋里。”
把自己思想装在别人脑袋里,古往今来做得到的也就释迦牟尼、孔子这有数的几个圣人等级的人物。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刚看懂个“明明德”,就急吼吼地去教化民众做“新民”,给人乱棒打走会是很正常的待遇吧。
朱熹的曲解错得很严重,更加严重的是他擅自篡改的《大学》指定为官方科举指定读本,遗害五百年。王阳明格竹子的荒谬举动,究根溯源也可以说是朱熹造成的。
4
把被朱熹曲解成的“新民”,还原成《大学》本原的“亲民”,是阳明子对先圣、也是对后世的一大贡献,张载有一句“为往圣继绝学”,正好可以此句为阳明子立传。
“亲民”是什么?
通俗地讲就是亲近民众,当然不是毫无原则的亲近,那样就成了媚俗。
“亲民”是以“明明德”为前提的。心怀明德再去亲近民众,这样的德行才是完整无亏的。
心里先有个“明德”,再去“亲民”,逻辑上讲起来完美,现实中行得通吗?
“明德”虽说是内心本有,也不能凭空而来。前边的那个“明”——显明——是让“明德”显明的方法。“亲民”正是这个显明“明德”的方法。`
“明德”是要从“亲民”中来的,心里先存个“明明德”的念头,然后在“亲民”的过程中不断印证打磨,拭去尘垢杂质,显现光明本心。这就是在“亲民”中不断“明明德”的过程。阳明讲“人要在事中磨”,就是悟出了“明德”与“亲民”的关系。
“明明德”与“亲民”不是两件事,更不是两个“纲”,是一件事。阳明子就是悟出了这一节,才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
“知”就是“明德”,“行”就是“亲民”,这两样其实是无法分割的一件事。
阳明子晚年更是只讲一个“致良知”,致良知其实就是“明明德”在明朝用语习惯下的“现代翻译”,在贫道眼里,这就是一对同意词。
“止于至善”其实是不要中止的意思,人的“明德”是在“亲民”的过程中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真会有德行完备无亏的至德之人吗?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去见卫灵公作风不好的夫人南子,也还受到随行弟子们的猜疑,急得老人家对大弟子子路赌咒发誓。
可见至善之德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顶点,只是一个需要不间断孜孜以求的方向……
5
“知、止、定、静、安、虑、得”,《大学》里的“七证”。佛教里有个“八证道”,南怀瑾“七证”的说法不知道是不是从“八证道”里借来的。几十年后见面,但愿还能记得问一问他。
“七证”只是前后连贯的七个步骤,并不是《大学》里也有个“七证道”——七个求道的路径。
“知止”是两个词,“知”是一个词,“止”是一个词。
“知”是感知;“止”是停止。
人人都有求名逐利之心。有位大师说:“世人熙熙攘攘,在我眼里只有两个人,一个唤作‘名’,一个唤作‘利’。”
贫道以为,他还少说了一个,唤作“名利双收。”
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名利心就仿佛童话故事里的那双红舞鞋,一穿到脚上,就会永不停歇地跳舞,不死不休。 世人无不奔波在熙熙攘攘追名逐利的路上,也是不死不休。
为什么要“知止”?
如果不懂得如何停下来,人终久要被自己这双一只叫“名”一只叫“利”的红舞鞋折腾到死的。有多少官员与领导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心理上无法接受巨大的落差,随即就失去健康,早早就结束了人生。
退下来成了人生的一道坎,就是因为该停下来的时候不“知止”——不知道该怎样停下来。
6
“知止”并不就是简单粗暴地急煞车停下来,如果是在不该停的时候,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对自己是耽搁了人生,对别人又会显得碍事碍眼。
贫道就是在不该停下来的时侯停在不该停的地方,才招来不期而至的“无妄”。
人生如赛场,该奔跑时就得努力奔跑,比赛结束就得谢幕退场,不能错了次序,更不能反着来。
孔子五十知天命,既是了悟出天命赋予的极限,又是了悟了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知”是对行与止,何时当行、何处当止的了悟。
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却不讲“止”。
“止”其实也是一个动作,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行”。
易经里有个“艮”卦,卦象是上下重叠的两座大山。“心舟”里有这两大块压舱石,才压得住“名利”波涛里的随波逐流。
为什么不讲“行”专讲“止”?
在名利之心驱动之下,人人都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是不重要,是压根就不须说。
7
“知止而后有定”,能知其所止,无论富贵贫贱都是淡定的。
孔子夸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居住在简陋的小巷,能有碗饭吃,有瓢凉水喝,常人会忧愁,颜回不改内心的快乐。这是能够止于贫贱后的淡定,这份定力令孔子这个当老师的都钦佩。
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晚年受封汾阳王,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贺寿,把笏板放满一张床,留下一个“满床笏”的典故。
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里用于记事的手板,郭子仪满门高官,可谓贵到了极致,也富到了极致。但他在长相奇丑的奸臣鱼朝恩来访时,赶紧把女眷下人打发出去,害怕下人们见到鱼朝恩小品般的长相笑忍不住笑,遭到这个小人日后的报复。
郭子仪富贵到极致而不骄,还能容忍小人,避免给后人埋下祸根。可谓能止于富贵者。
人生贵贱各有运势,处贫贱能止于贫贱,居富贵能止于富贵,才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内心才能淡定。
8
“定而后能静”。
“你想要岁月静好,可世界就是如此喧嚣。”
这是今年“罗缉思维”的罗振宇先生“跨年演讲”中的一句话。
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
六祖慧能碰到两到两个小和尚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
似乎后一个更有些道理——如果没有风,幡又如何能动。
六祖却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是心动!”
世界如此喧嚣,难免让人心动;想要岁月静好,心就不能逐风幡而动,要能静得下来。
心有定力,可在闹市中读书;心无定力,难耐静寂中的寂寞。
美国有心理学家做过试验,创造出一个绝对寂静的环境,选一些自愿者进去体验。在绝对寂静的环境中,自己睡觉时翻身的响动,吃饭时咀嚼吞咽的声音都变成了巨响…… 结果试验者一个个都无法忍受中途逃离,没有一个人能坚持到实验结束……
王维有句诗:“禅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个“静”的感觉很贴切。
只要心有定力,你完全可以岁月静好,不用去理会世界喧嚣……
9
“静而后能安”。
“安”是一个很耐琢磨的词。
安,会意。字从宀(mián),从女。
“宀”本指房屋,引申指后院、后方。“女”指妇孺、家眷。“宀”与“女”联合起来表示“家属有住所”。
家里妇孺都能有个稳定的住所,内心就会是安定的。
“安”其实就是个内心的感受,所以会有“安心”这个词。外在的安定、安全的生活只能带来一时的心安,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巅峰体验一过,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更强烈的不安。
“静而后能安”,只有静得下心来,心才能安。身处富贵就安于富贵,身处贫贱就安于贫贱。
安于富贵是容易的,安于贫贱就有点难了。
“安贫”是因为“乐道”,有个“大学之道”的“明德”在那里照耀着,才能够“安贫乐道,宠辱不惊”,不因荣辱毁誉乱了心神,才能够冷静客观地思考。
这也就是“安而后能虑”的逻辑。
所以才有“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的说法。心一失去平静,求道之心也就丢了。
10
“安而后能虑。”
心安稳了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坦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孟子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就是心安之后表现出来的状态。
现代医学证实人用于思考的器官其实是大脑而不是心脏。
前些天贫道经历了一次不期而至的工作调动,人到中年的背景离乡,未来不可期,内心空空的很有些失落的难受。
没错,就是内心,不是脑子。那感觉很明显就来自肚子而非脑袋,甚至影响到了食欲,要不怎么会有“肚子是第二个心脏”的说法。
也许未来医学进一步发达,能够证实“安”与“不安”的感受确实是来自内心的。现在且不去管他。
总而言之,有了这个安于眼前境遇的心理状态,人才能够冷静客观的思考,才能够“虑”;能够冷静客观地思考,不被主观见解和情绪左右,才能发现事物的本然和本来的规律。
这就是“虑而后得。”
老子的《道德经》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
通过冷静客观地思考,发现事物的本然和规律,就是得了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心安理得”这个成语倒又有了新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