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绩效那点事职场菜鸟成长记上班这点事儿
马云:以股权激励赢人心,但不要让员工躺在股权里不作为

马云:以股权激励赢人心,但不要让员工躺在股权里不作为

作者: 绩效谋策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14:29 被阅读11次

马云: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从多方面激励员工,股权激励是很重要的手段。公司从所有股份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股份,以特惠价格购买或直接赠予等方式奖励那些贡献突出的优秀员工。

这样一来,获得股份的员工就成了公司的股东,可以得到定期的公司分红。假如公司利润增长很快的话,持股员工的资产也会迅速飙升,远远超过其他收入总和,变成一个百万富翁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实行股权激励的名企

任正非:华为崇尚“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用股权激励员工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共有20万多名员工的华为虽然没有上市,却有6万多名股东。由此可知,该公司的持股者比例相当可观。

奇虎360集团在2015年5月6日和酷派集团共同投资创办360奇酷。同年12月8日,360董事长周鸿祎通过内部邮件启动奇酷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首次授予股权占授予员工总股权60%,员工无须出资购买;其余40%为业绩优秀员工再次授予预留。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采用了员工持股的方式。比如,沃尔玛集团,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员工购股计划,即员工能通过扣除工资的方式以低于市值15%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截止目前,80%以上的员工持有公司股票。

股权布局:股权激励三步三定法

股权布局前,企业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1、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状态选用何种股权模式更有效?

2、根据企业主及管理团队的需求,如何选取更好的股权激励模式?

3、为保障公司大股东利益及持续发展,如何设计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布局?

4、如何让公司估值成倍增长?如何防范股权设计与激励风险?

股权激励,对员工的影响存在两面性:

1、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为了让自己手中的股票升值,获得更多的公司分红,他会怀着主人翁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2、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而获得了大量红利收入超出了原本的工资,于是觉得没必要累死累活地工作,开始混日子。

股权激励该如何正确设计?

1)差的股权架构设计:

举个例子,在公司刚刚走上正轨时,创始人团队分崩离析。三个创始人分别占股40%、30%、30%,这样的股权架构有什么问题?

没有一个人占51%以上,也即没有一个人有公司的控制权。

在我看来,创业初期主要创始人持股51%都还不够,好的股权架构是有一个老大持股三分之二。

不合理的股权架构下,只要出现问题,一定是毁灭性的,一定有合伙人被踢出局。

2)好的股权架构:

1、简单明晰

创业早期,我们建议采用简单的股权架构,一般三个股东,最多不能超过五个,其他人可以用代持。

2、一定要有带头大哥

创业公司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拍板,尤其是在早期,肯定要快速决策,到关键点一定要有人带头来做,这个人就是带头大哥。

3、资源互补

怎么挑选合伙人?怎么做分配?我的建议是资源一定要互补,有人做产品,有人做运营,有人做技术。如果找一样的,根本就没法创业,那样肯定做不大。

4、股东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

找合伙人一定要找身边的熟人或者是真正知道对方本性的人。

我不赞成合伙人只认识一两天,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就说一起去创业,这种成功的几率会很小。所以投资人看项目时,都会问创业者,你们创始合伙人之间认识了多长时间?很多人说是同学、发小、闺密,这种成功的几率会相对高一点,因为彼此之间是互相信任的。

股权应该怎样分配:

有几种方式:

1、看出资

如果大家都有钱,那就几个人合伙出,比如公司注册资本一百万,我出六十万,你出四十万。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但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2、带头大哥要有比较大的股权

发起人一定是牺牲最大的,他的股权在早期也一定是最大的。

3、合伙人在公司角色的重要性

一定要知道在这个公司的发展中(尤其是后期)最重要的人是谁,这个人的股权一定相对会多一点。比如你的公司是产品为导向,重点在产品上,那产品合伙人一定要比技术合伙人占股比例大。

或者你的公司是以技术为特点的,那技术合伙人的占股比例就更重要一些。也有做O2O、做电商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运营,那可能运营合伙人的股权就应该最大。

4、要有一个明显的股权架构梯次

最好的方式就是刚才提到的,创始人持股51%以上甚至是2/3,联合创始人在20~30%,再预留10~15%的期权池。这是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法,有区间梯次,创始人肯定是老大,联合创始人有一定的话语权,期权池给员工做激励。

5、预留合伙人期权池

就像真功夫这个案例,潘宇海是创始人,但后期把它实际做大的是蔡达标。潘宇海只是在前期搭了个台子而已,后期蔡达标的功劳越来越大,这时怎么办?不能说一开始蔡达标拿到多少股份,后面就永远只是这么多。如果有合理的期权池,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但在当下中小企业,其实要的并不是股东越来越多,而是合伙人越来越强大!

股权分配要规避的风险:

1、避免平均分配;

2、外部股东过多,决策效率低下。

3、核心创业者持股比例低,股权过于分散。

4、股权分配的时机非常重要,避免过早分配股权的带来不利影响。

5、退出机制要清晰明确,避免纠纷。

6、账务能否公开透明。

7、区分股权分配、股权激励、合伙人模式的利弊,用对方法!

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实现股权激励的主要障碍:

一、坐享其成:员工投钱入股后,躺在股权上不努力怎么办?

二、失控风险:股权分散后,决策权受到挑战和质疑怎么办?

三、诚信风险:员工质疑公司的利润报表,影响到相互的信任,怎么办?

四、市场风险:完全公开财务报表存在极大的市场风险,怎么办?

五、税务风险:不用说,你也知道怎么办!

不能全面公开报表、财务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存在报税问题、老板与员工存在信任缺失。另外,企业很赚钱不愿意做股权激励,企业不赚钱员工不愿意参与股权。这些尖锐而现实的问题,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在短期内实现股权激励最大的障碍!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克服困难,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相比股权激励,更推荐中小企业采用OP合伙人的激励模式

股东 VS 合伙人

股东,是一个通过投入资金获得事业分享的人。

合伙人,是一群通过贡献价值来发展事业的人。

OP(内部合伙人模式)是一种什么模式?

1、员工要出钱;

2、不占公司股份;

3、对经营成果负责;

4、不增加激励成本;

5、持续做大产值和利润;

6、分享公司增量价值带来的收益。

OP合伙人模式与股权激励有何本质区别?

总结:

合伙人模式是增量价值的一种体现。

也是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一种模式。

更是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状态的年度激励方式。

当前,很多企业的发展不是需要股东,而是合伙人!让核心人才成为企业经营者,携手老板共赢,一起做强做大企业!

企业不做绩效管理,等于没有管理,政府也一样,中小企业主们,你还在用固定工资吗?你的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是怎样的?欢迎私信和曾老师交流。

文:曾老师(zwwjx168)

作者简介:

长期从事绩效薪酬设计研究和实践;

足迹踏遍五湖四海,为广大企业诊断把脉;

救死扶危,誓做企业薪酬绩效改革的践行者!

添加小编为好友并回复“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云:以股权激励赢人心,但不要让员工躺在股权里不作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zh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