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管你现在有没有开始做父母,那作为生活达人,你自己会不会挑选商品,生活中买东西会不会砍价?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你的家族世代经商,在家族的熏陶下,这也不是什么问题。现实恰恰是我们很多普通家庭是没有这种基因的。
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们有必要做出一个调查问卷,收集一下各位家长的情况。
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我相信很多的伙伴,不一定会很好的挑选商品,也没有砍价的习惯,卖家说多少,就给多少。当了冤大头还不知道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一)
我们会不会挑选商品?其实有很多家长是不会挑选商品的?
我身边有很多的朋友,工资两千,天天琢磨着要买苹果X,一个苹果X 八千多,相当于他4个月的工资。
我问他,你有钱买吗?
没有,不过我可以贷款分期。
那你为什么要买?
因为好用啊,
有必要非要买苹果X吗?买其他手机不是一样吗
有必要啊,身边的朋友也都在用。
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月过的紧巴巴,交完房租、还完贷款,口袋比脸还干净,一日三餐凑活着过,饭吃不起,衣服不敢买。周末朋友叫去玩,没钱只能不去。有时实在是维持不下去,又得借钱。工作了一年,两年,三年,还是负债,而且是巨额负债,债务越背越多,反倒自己的能力没怎么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没怎么提升,收入也没怎么提升。
在没有能力的时候,选择了背负债务,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下去,这就是现实。
事实上,以他的工作场景 完全是用不上苹果X的,除了装逼,就剩下然并卵了。我们反转一下,如果他明白自己需要一个新手机的目的,合理的选择,知道自己需要的不是装逼,而是提高自己的职场能力和生活品质,他也不会去做攀比、从众、负债这样然并卵的事情。
我们很容易的看到,攀比消费,从众消费,负债消费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家长伙伴儿都是这个样子,那更别说孩子了。
我有一个习惯,闲暇的时候喜欢看一些家长论坛,育儿论坛。在我没有从事这个事业之前。我看到有家长说,上小学的孩子非要让家长开豪车送他上学,不然不去上学,原因是其他同学家长接送都是豪车,自己不是没有面子。 其他同学都是名牌鞋,名牌书包,自己也要,不然没有面子。
那个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上小学的孩子才多大啊,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现在的学校到底怎么了。我完全不能理解。
回过头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好像也有这种心理,只不过比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环境教育出了问题,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代代传承就是这样的,怎么改嘛。
(二)
主题说,孩子是否有做生意的天赋,在一件事情上就能看个大概,这件事情就是会不会挑选商品服务,合理消费,合理选择?
那怎么样挑选商品服务才是合理的?
我们来聊第二问题,挑选商品需要注意什么
一是想明白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个商品,你的目的是什么?非要不可吗?有没有东西能替换的?
二是选合适自己的,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解决自己问题的,而不是最好的。
举个例子:
我从贵阳出发,去上海游玩。我要选出行方式,可选择的有火车,高铁,汽车,飞机。
我的目的是去上海游玩,既然是游玩,我的姓李肯定很少,我选择出行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4个:
一是花多长时间?
二是花多少钱?
三是舒适程度?
四是麻不麻烦?
通过查询比较:
最好的肯定是飞机的头等仓,时间最短,非常舒适,还简单,但是价格贵,
最差的,火车,价格便宜,也简单,但是不舒适,时间长。
汽车,简单,价格贵,不舒适,时间还长。
综合评估:我选择的是飞机的经济舱
原因是时间短,简单,较舒适,价格适中能接受。
在这个案例中,我的选择商品服务的原则就是,能满足自己需求解决自己问题的,价格合理能接受的,时间最短的,最简单的。
再举个栗子:我想买一个笔记本电脑
目的是办公使用,假设我是一个设计师,经常需要作图。那我对这个电脑的要求就是显卡要高,其他配置和显卡搭配适中就可以。那我有必要去买一个配置最好,品牌最贵的电脑吗。
就像我的那个朋友,他的工作就是一般的销售,有必要去买个最好最贵的苹果X吗,当然,除了装逼。他装逼的目的无非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很牛逼。他要真牛逼,也就不用去装逼了。
在这里我们选择商品服务就是只选最适,不选最优。
我们再举个栗子:
假设我现在要开发一款能解决人贫穷问题的产品,我是个产品设计师,为了达到目的,还需要软件开发,运营等等。你说我是自己学会了软件开发和运营在做产品呢,还是直接找专业人士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朋友想注册一个公司,可是自己不懂,问我懂不懂。我告诉他,你直接去找一个工商代办公司花点钱儿,这个事儿就解决了。他反倒问我,这个事自己去办就不花钱,为啥还要花钱去找人呢。
我说,你自己办,东奔西跑的麻烦,还要花费时间。在怎么不花钱,一些工本费、刻章之类的千把块钱还是得要花的。又何必呢?专业事儿, 花点钱就让专业人去做吧,你把你自己的事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显然不以为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选择商品服务这点上,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直接经济上的问题,比如说,我花了多少真金白银,而忽略了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机会,而这些,恰恰是我认为最宝贵的东西。
(三)
我们回到主题,孩子是否有做生意的天赋,在一件事情上就能看个大概,这件事情就是会不会挑选商品服务,合理消费,合理选择决策?
那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挑选商品服务,怎么给孩子传达这些理念呢?
这就是我们要聊的第三个问题。
我们的建议的操作方法是:
第一个方法:孩子需要买什么东西,比如说:文具盒,玩具,以前都是我们选好了直接买来送给孩子,现在改变做法,直接带孩子去儿童用品店或超市等,让孩子自己挑选。
因为同一种商品有很多款式,不同价格,不同质量的,可以让孩子在眼花缭乱的商品里自己选择,同时需要告诉他,只要他选择的理由能说服你,你就可以帮他付款,如果他选择的商品说服不了你,需要他自己来付款。激励他想办法来说服你。
在孩子不断地想办法,想理由说服你的过程中就有了互动。在这个互动中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孩子传达一些怎么选择商品的正确的理念。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生活中时长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就能操作。并且你给孩子传递的是,在选择这些具体商品的时候一些理念和技巧,在孩子的心中种一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沉淀,他生根发芽了,孩子以后也就没有了攀比心理。
第二个方法:周末、节假日、外出游玩,把交通工具、每种交通需要花多少时间,花多少钱,是否方便等等,这些把它梳理出来,可以梳理成连线题的形式,让孩子用铅笔连线来选择。
孩子每选择一种,你都要点评,告诉他选择的这种方式的好处有哪些、坏处有哪个,鼓励他重新选择,直到孩子选择出了一种合理的方式。最后在按照孩子所选择的方式出行。在出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去提醒孩子:看,儿子,你刚才选择的是我们坐公交去,现在我们需要走到公交站台,不过现在我们需要先把公交卡带上。走吧,儿子,我们现在一起走到公交站去,好不好?
看吧,儿子,我们要是选择了开车,你看,也会和那些叔叔阿姨们一样,现在堵在路口过不去很着急,他们耽误了我们的时间,对不对?
···
在这个方案执行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些简单理念,这就是,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是讲究艺术和需要爱心的。
理念和指导思想一致,但是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伙伴们也可以开脑洞想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想到好方法了可以在公众号当中留言。我们探讨成长。
自述:坦白讲,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并未曾真正接触过类似教育行当里大公司内部一些更加完善的方法论。但是文章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源自于我在大学以及工作后从事互联网,整个8年多时间来的一些个人实践、思考和总结。
我希望后面我可以做出一些非常好的能帮助到大家的课程。
在很多内容方面,我相信一定存在着诸多有失偏颇和亟待指正之处,也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吝赐教。(关于课程内容的一切建议,欢迎关注下面的公众号“未知领域官徽”给我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