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坐在餐桌上看书,拿支笔,随时写写划划,面前一杯茶,或者热水。
小知在不远处上网课,下了课,他走过来:“妈妈,你怎么看书这么认真!”我点头嗯一声以示回应,看了一会,他也说:“那我也来和你一起看吧。”于是,桌边有了两人。
三岁的板栗习惯了我看书的情景,偶尔我在阳台坐着,他便殷勤地把我的书送过来,如果我忘记了拿笔,那么一会他就送到了。
我和哥哥围桌在桌边时,他也会在旁边看着我们,然后慢慢停下手上的小汽车、小飞机,也加入我们,手上捧来的或者是唐诗,或者小绘本,亦或他最喜欢的迷宫书。于是,桌边便有了三人。
疫情在家的日子,少了往返学校的奔波,也少了很多外出溜达的念头,便多了在家一起看书的场景。
小知看书已然会融会贯通,明明看着一本《小桔灯》,里面出现了钱的单位“圆”,和时下流行的“元”有差异,那么这个“圆”的表达是否有误,还是什么历史原因了,他找我讨论,又带着怀疑翻资料去了。读到书里面出现的日本朋友,小知也很好奇:“当时的冰心为什么会和日本人做了朋友?她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了?”他自言自语般地思考着。
而三岁的板栗则因为阅读,对字感了兴趣:“妈妈,你看,这个是《山中》里面的‘飞’,那里面好多叶子在飞。”偶尔又问我:“李白的这个瀑布,就是我们去年看的黄果树瀑布吗?”我瞟一眼,原来在看《望庐山瀑布》。
这样的日子,娘三竟然不觉无聊,也不再因为不能出门而懊恼。带着孩子一起,和书作伴,甚好。我想,以身作则,是很好的带娃姿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