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能够当上皇帝,的确是朱元璋力挺的结果,但也是朱元璋综合考虑之后才下的决定。
一、朱标死后的太子继承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培养多年的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朱元璋在痛失爱子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继承人该由谁来继承?
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
这是朱元璋深思熟虑之后召集群臣所说的一番话,可见其最初的考虑是由四子朱棣来继承太子之位。
从朱元璋的话中我们也知道朱棣是一个贤明、仁厚之人,在许多地方和朱元璋相似,可以说能力出众,是最好的继承人选。
下面众人不知作何回答,这时刘三吾说了这么一句话:
君言是也。惟秦、晋二王如何?
意思是:皇上,您这样说很对,只是把秦王和晋王放在哪里呢?
随后,刘三吾又说:
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到了关键点上,解决了困惑朱元璋多时的问题。
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又制定了《皇明祖訓》这样的规章,自己自然是要遵从的,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容不得丝毫马虎。
尽管朱棣很优秀,但是他前面还有两位哥哥,且朱棣的亲生母亲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作为一个庶出的儿子,又怎能继任太子之位呢。
所以最后,皇位的继承人只能从太子朱标这一脉中来选择。
二、朱允炆的优势
1、没有外戚势力
朱标的嫡长子是朱英雄,虽然朱英雄八岁就死了,而朱允炆又比朱允熥大一岁,但朱允炆毕竟只是庶長子,从这一点上来看朱允炆依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但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是有原因的,因为朱允熥有两个势力非常厉害的外戚集团——常、蓝家族。如果传位给了朱允熥,朱元璋担心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从而动摇老朱家的统治。
因此,朱允炆又有了很大的优势。
2、半个嫡子
朱英雄和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正室,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侧室。
常氏死后吕氏就被扶正,虽然这是发生在朱允炆出生之后的事,但经过朱英雄的死和朱元璋的骚操作,这朱允炆也就算是“嫡子”了。
3、孝顺
这是朱允炆身上很重要的品格,同时也是年迈的朱元璋所看重的品格!
在朱标生病后,朱允炆曾在其身边照顾了两年,且昼夜不离开。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朱允炆那时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朱标死后,朱允炆更是“居丧毁瘠”,朱元璋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老年丧子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孝顺的朱允炆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安慰。
也是这些原因才使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而除了朱元璋的力挺,其实也有朱允炆自身的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