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听书

作者: 空明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0-06 17:37 被阅读0次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似乎是现代人赋予自由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不知从那一天开始,读书的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听书”。也许有人说,行万里路的方式也同样发生了变化,就是所谓的VR游。可我今天只讲“听书”,有关VR游的四期美篇,请参阅文后的分类链接。

        以前,外研社出了不少外语“有声书”,可以有效地帮助语言学习。而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学名著、和各种各样的畅销书 ,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有声书”。

  也许最有名的有声书APP就是喜马拉雅FM。它的云端,是一个容量超大的有声海量媒体平台,很多都是免费的。

        作为长期从事IT业的理工男,文学方面天生“缺钙”,我一退休,就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很贪心的读书计划。

        家里的书堆积如山,已然成为家里的第二层墙壁。我就是用“点钞机”的速度,怕也无法读完了。于是,我在得到订阅了两年的有声书。得到(知识平台)的“有声书”是“二手速读”版,就是由专业人士“解读”。听一本书不到半个小时,我听读了六七百本。

        这种精要式的听读法,可以拓宽视野,锁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之后,再有重点地读纸质书。或在喜马拉雅上搜索原著的全文有声书来听。

        注意,听书比读书要轻松很多。散步时就可以听,甚至上厕所也不影响你听。我常常看着围棋(无声电视里的天元频道)听书,甚至手里还画着画。

        听是平行性最好的一种感知方式,心理学就有“双耳兼听”实验。

        听的输入是一种被语义编码了的声音流。与影视的直观图像输入不同,经过文字编码的声音流提取的是“概念化”的经验和语义。有用信息的冗余度特别高,听过电影录音的人都有体会。

        影视全部都是“行为”、对白和“现象”,需要观者自己即时解读。而听书和读小说文字类似,细节解说、心里活动、表情态度、深层感受、观念品评…,可以说文学手段要多得多。而且经过作家特定的筛选,该让你了解的你可以了解,想暂时隐藏的,亦可藏而不露。

病毒肆虐加速了网络文化的演化,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转向“听万卷书,足不出户”。媒体功能化将成为一种大趋势,若干年后(其实现在的技术就可以),“音笔”、“视频笔”、“视音频混调板”也许就成为下一代作家的“火器”。传统装备就像“冷兵器”一样,成为展品。

        总之,视音频将在“脑机接口”成为现实前,逐渐成为主流“功能化媒介”。你听书了吗?如果还没有,可以试试“喜马拉雅FM”。如果已经是听书潮人,那也可以探索一下视音频的新型的工具平台。

  下列链接是作者作品的分类目录:

西方文学速读(空明连环画)希腊神话

西方童话

中国古典文学

原创诗词

数学文化

大众科普

认知高地(思辨、时评和杂谈)

配诗的书法和绘画

原创小说

空明书评

影视品评

眼见与思达(游记)

难忘的经历

空明连环漫画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

作者美篇的总入口

相关文章

  • 今天做了什么

    今天做了什么:读书,听书 书名:阅读《渡过2》、听书《奢侈的》 阅读用时与进度:阅读《渡过2》70%、听书《奢侈的...

  • 读书与听书

    有一天夫人突然和我说,她打算戒掉电视剧,准备好好读几本书了。 我听了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年前的时候她就说今年打算列一...

  • 听书与读书

    近来听了几部音频,有所感。 听解读类书 作为阅读的补充还是挺不错的,娓娓叙来,闻故知新。有幸遇解读者满腹经纶、学贯...

  • 读书与听书

    总觉得读书比听书 来得有味道得多 细细品味远比转瞬即逝的领悟 来得更加透彻

  • 读书与听书

    读书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些难度的书,理解起来也很慢,所以读的很慢,有的时候有读不下去的感觉。一般有工作有社交...

  • 读书与听书

    说起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听单田芳的评书。那时候没有电视,更不要说手机,只有收音机,放学后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家...

  • 读书与听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似乎是现代人赋予自由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不知从那一天开始,读书的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

  • 听书与读书

    一直有在听书,听书应该有2年多了,总体来说还挺多,各类杂书,历史的音乐的探案的育儿的心理的,最近一直在听的健康类的...

  • 读书与听书

    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待在家里,还能如此安静。 往常,街上的声音隔窗都还能涌进耳朵,现在,白天黑夜的分贝率都差不多了。...

  • 读书与听书

    读书与听书一对热爱学习的好兄弟,但是又有很明显的不同,读书读的是书中句,句中词,字里行间都有不同含义,而听书则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bt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