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loser。
这是第1001次计划失败后,我给自己的评价。
不知道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计划的习惯,我是贼喜欢。
经常给自己制定什么读书计划,健身计划,今日计划……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新年计划」。
至于结果嘛,大家都懂,就不说了。
每当计划失败,总是喜欢甩锅,而这个「万年背锅侠」就是「时间不够」。
但咱也是个「有志青年」啊,于是特意找了很多时间管理的书来看。有人说应该列出优先级,有人说要把碎片时间合理利用,还有说要多任务并行……
总之,就是方法超级多,但好像没什么效果。时间依旧不够用,计划照样完不成。
按理说不应该啊,我已经严格按照那些方法执行了,为啥还会觉得时间太少,事情太多呢?
你学的那 100 个时间管理方法,可能都是错的……后来看到一个理论才明白怎么回事,其实历史学家帕金森早提出过一个定律:
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时间。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改变忙碌还没效率的现状呢?
还真有。知乎大神采铜就提出一个观点:
时间管理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节省时间,而是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少数值得做的事情上。
当时我就拍腿叫好,这才是时间管理的本质啊。但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如何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呢?
这里有两个评估角度:
一个是「收益值」的大小,也就是说这件事能给你带来多大好处,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比如说看一本好书,刷一会儿微博都可以带来收益,但收益的大小不同。
另一个是「收益半衰期」的长短,也就是做这件事带来的好处,能维持多久。
例如掌握一门外语,可能会让你终生获得收益。但看几部泡沫剧,往往是当时愉悦,转头就忘。
按照这两个维度,日生活中的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类:
高收益,长半衰期。
低收益,长半衰期。
高收益,短半衰期。
低收益,短半衰期。
我们举例来看:
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健身撸铁;学外语;看一些好书。
这些事的特点,就是好处大,而且这些好处可以持续为你带来收益。
低收益,长半衰期的事:练练书法;背首古诗;偶尔思考一下哲学问题。
这些事同样可以持续带来收益,但实用性不是很强,一般用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不过也有例外,你书法要是能写到「庞中华」的水平,也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玩游戏;追剧;吃顿大餐;来杯奶茶。
这些事是我们最喜欢的,瞬间能让你快乐,但有个致命缺陷,这快乐它维持不了多久。
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频繁刷微博;没营养的聊天;评论区抬杠。
这是最不划算的事情,浪费时间,还没啥好处。
面对这4类事情,应该怎么办呢?(敲黑板,划重点)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也就是那些「好处」维持时间很短的事。
但我们平时最爱做的事,恰恰是那些「短半衰期的事」,对于「长半衰期」的事,我们基本选择忽略,或者推迟。
这也不能怪你,因为人性如此。
短半衰期的事,拥有一个大杀器——及时反馈。
就是只要你做这件事,马上能获得好处。比如玩游戏,秒秒钟就能让你兴奋起来。喝奶茶,也可以在瞬间感到暖暖的幸福。
反观那些半衰期较长的事,往往并没有及时反馈,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的辛苦付出,才能获得收益。
不管你是想获得渊博的知识,还是健硕的身体,都得去做很多「反本能」的事情。
这就是你一看书就困,但彻夜开黑却超精神最重要的原因。
不过,立刻就能获得的愉悦,同样会在转瞬间消亡。
自然界有一个底层规律:
速度和持久往往无法共存。
猎豹的速度在自然界独步天下, 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公里。
什么概念呢?
如果人类的短跑世界冠军和猎豹进行百米比赛的话,猎豹可以让这个世界冠军先跑60米,最后获胜的仍是猎豹。
但它有一个致命问题,这个速度只能维持 1 分钟。
而骆驼的速度就慢多了,每小时也就几公里,和人差不多。
可它的优势在于,能以这个速度连续走四天。
猎豹式的人生的确很爽,简直就是《速度与激情》。骆驼式的人生看起来就很无聊。
如果你的路很短,当然可以冲刺。但面对漫漫人生,骆驼式的「持久」更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长半衰期」的事情还有一个优势:
收益可以叠加!
就拿学英语来说吧,你每背会一个单词,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你的词汇量,最终积累的单词也就越来越多。
但如果是追剧,上一部带给你的愉悦,只能维持一小会儿。并不能让你在看下一部时更加开心,甚至还会带来失落和空虚。
生活中有什么「长半衰期」的事情呢?
这里有一份清单:
积累可信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味
保持促进健康
寻找稀缺资源
获得高峰体验
……
这个清单很长,以后你可以慢慢补充。
上面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该「如何行动」,因为99%的人都败在了这一步。
你应该骑过自行车吧,什么时候蹬的最费劲呢?
往往是启动时的第一步。
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一个对他影响最大的故事。
30年前,安·拉莫特10岁的哥哥正坐在书桌前不停的挠头,让他发愁的是一份明天就要上交的作业。
这是一篇鸟类研究报告,三个月前就已经布置了,但直到今天他仍然无法下笔。
这时,他们的作家父亲走了过来,对他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很简单对吧,但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你只要写下第一个字,后面的内容自然会顺着笔尖流淌出来。
其实每件事,它都有一个进度条,给你展示着完成情况。但在这个进度条上,你只要迈出第一步,它就显示已经完成了50%。
我在大二的时候,已经有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但那时候总觉得还没准备好。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直到大四,依旧觉得没准备好。怕自己写的东西太辣鸡,怕被人嘲笑,更怕连个看的人都没有……
促使我动笔的是李笑来的一句话:
大多数人失败的根源在于,居然以为自己一上来就可以做的很好。
是啊,你走路都得跌跌撞撞半年才能学会。写文章这种比较复杂的事,怎么可能一上手就写的很好?
当我接受了自己「一定会写的很烂」这个事实,马上感觉轻松多了。
重新打开电脑,鼓起勇气敲下第一个字后,突然觉得写文章这事,好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不管做什么事,在初始阶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如果不去做,让这件事一直停留在脑海里,那完了,能活活把自己吓死。
因为「想象中的困难」往往比「现实中的困难」要大得多。
前几天看到了一条广告,很有意思「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just do it」。
咱们做的事都很普通,又不是发射宇宙飞船,不需要等待什么「最佳窗口」,也不用准备到万无一失。
如果你非要找一个「最佳时机」的话,那就是现在。
聊了这么多方法,最后我们来聊聊时间管理的目的。
很多人觉得时间管理,就是为了把每一分钟都高效利用起来,一秒都不被浪费。
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可很多时间管理方法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再说了,终点都一样,你那么急着去干嘛?
我觉得,时间管理真正的目的,恰恰是让你慢下来,让生活慢下来。
让你慢慢找到值得做的事,再慢慢去完成它,让你慢慢长大,慢慢变老,慢慢欣赏这一路的风景……
朋友,希望你有时间发呆,有时间放空,有时间享受,更有时间去爱。
结尾送你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木心先生的《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