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成为你自己
我们渴望做自己
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矛盾的。
我们无时不刻不活在关系中,我们渴望得到对方关系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会感觉,生如同死。
然而,我们如果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我们可能会失去自己。
心灵成长六个定律:
一、成为自己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如一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感觉是在做自己。你选择,你才存在。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不曾活过。
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人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而在我们自我实现的道路上,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的身上,压制了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
三、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也即人格
假如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切记,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相对孩子灌输知识,其实是配角,甚至还是反角。
现代客体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这种内在关系模式可以简单形象的解释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父母与孩子童年时代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模式的质量有亮点:爱和自由。爱是什么?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父母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三岁的孩子非要做某一件事?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
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爱也分自爱和爱别人。
四、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际关系上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若想少受到过往关系中的不良投射与认同,我们应该多一只旁观的心灵之眼,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审视自己和对方。
五、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例如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敏感、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是欢迎的。这种消极预言的行程,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自卑。
自我实现的预言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它他是可以改变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恰恰意味着,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命运强加的。
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看上去,我们一生都在不断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这种轮回令人悲观。然而,这种轮回已经有了一个乐观的基础——所谓的命运,起码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在别处,就在你心中,就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父母不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答案,我们自己的外在条件也不是。
拆为己用
武志红是我比较关注的心理作家。看过他的一系列成长书籍,大概可以用四个自己总结:自我观察,接纳真相。
作为妈妈,不干涉不控制,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给丫宝爱和自由的成长空间。
作为女儿,感恩父母,不越界不过度索取,尽可能的陪伴他们度过安详的晚年。
作为妻子,接纳、欣赏,不比较不抱怨,在每一个相处的当下吸取正能量。
作为野马,想要一片草原,与其追寻,不如自己去种,不如自己奔跑。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