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20-11-17 06:16 被阅读0次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多角度梳理文章脉络。

2.聚焦山水,以文字构建风景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跟随名家一起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赏自然之美,悟古人情怀。今天,我们将和欧阳修一起游目驰骋,纵情山水。(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自由朗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文言文的朗读,同学们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预设: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

追问:怎样读出情感?

预设:外在体现——声调的起伏、语速的快慢、标点的体味。

内在体验——内容的理解、思想的领会、情感的体悟。

2.《醉翁亭记》朗读起来特别舒缓自如,注意我们总结的三个方面,自由朗读,看看是何原因。

预设:“者”“也”“而”“之”这些虚词的使用使得文章舒缓自如,尤其是21个“也”的使用。

3.尝试从叙事的角度概括文章内容。

预设:《醉翁亭记》讲述了醉翁亭的由来,记叙了欧阳修和滁州百姓一起游山玩水的始末。

三、师生共读,从不同角度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和学生随机接龙朗读,注意舒缓自如地朗读,及时纠误。

1.题目《醉翁亭记》,中心词是“亭”,尝试围绕“亭”梳理欧阳修的行文脉络。

预设:亭的由来一亭周四季一亭中盛宴一离亭归去。

2.醉翁,醉情山水,尝试用“醉”梳理欧阳修的行文脉络。

预设: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朝往暮归四时之景醉人—觥筹交错苍颜太守喝醉醉能同乐太守自知其乐。

3.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梳理?

预设:画面描写、事件记叙、情感抒写等,按照文章4个段落,从相应角度概括成工整的短句。

示例:

画面描写:琅琊山美景图——朝暮四季风光图——太守滁人游宴图众宾太守归去图事件记叙:醉翁亭得名的缘由——琅琊山为何受欢迎—欧阳修率众游山水—夕阳下众人簇拥回

情感抒写:起名的眉飞色舞—赏景的怡然自得—游宴的兴高采烈—醉归的其乐融融

在追问理由中渗透文言词汇的理解,文与言融会贯通。

四、选点精读,在理解中想象山水图景

文中有一句经典话语,也是一个成语,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在没学这篇文章之前,你也可能经常用它,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醉翁之意在哪里?“在乎山水之间也”,聚焦文中让醉翁心动的山水,欣赏自然之美趣。

1.醉翁亭地理环境之美。

(1)朗读第1段的描写部分,发现空间构图之美。

预设:空间的金字塔。“环滁皆山也”,塔基;“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层层堆叠,醉翁亭”,即是塔尖,立体构图感极强。以游为线索自远至近,由外而内,从大到小

(2)想象琅琊山的深秀景象,描绘远景近景之美。

预设:在学生的描绘中,随文学言,强调“其”“尤“而”“于”“翼然”“临”等文言词汇,积累成语“峰回路转”,造句,学以致用。

(3)交流分享,点拨评价,纠偏修误。

(4)关注游踪,尝试背读,力求成诵。“翼然”“临”等文言

2.琅琊山朝暮四季之美。

(1)朗读第2自然段,发现时间构图之美。

预设:朝往暮归,四季轮回,日月风云,花草树木山水变化。以凝练的文字,对时间进行巧妙的排列组合,自朝暮落笔,概括描绘四时之景尽展山水之美,一吐品赏之乐,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在形式上与空间描写保持一致,堪称典范。

(2)展开想象与联想,描绘朝暮四时之景。

注意:合理适度,多用雅词。

(3)交流分享,点拨评价,强调重点,积累词汇。

(4)朝暮四季,层次分明;尝试背读,力求成诵。

五、课堂小结,作业延展

这节课,我们徜徉于琅琊山美景,感受了山水之趣,自然之美。将你最喜欢的美景以散文的形式和雅致的文笔描绘出来。

附: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游踪推进,空间变化之妙

        虚实相间,时间转移之巧

                  言简义丰

                        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醉翁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it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