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为什么我要陪娃写作业》,并且讲了一些陪娃不得内伤技巧。不过这些都是低水平的陪伴,真正的陪伴给点燃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
那如何通过陪娃点燃孩子的内心呢?我觉得小米总裁雷军的育儿方法可是借鉴一下。
雷军因为工作特别忙,平时基本不看孩子做作业,所以一般周末陪孩子写作业,那他是怎么陪的呢?
他跟孩子开玩笑,问女儿,你什么成绩好?
女儿说:”我英文好。 “
雷军说:”我数学好,那我教你数学,你教我英语吧。 “
于是,女儿就很开心的教雷军英语,遇到不对的单词会说,这个单词念得不对,然后教他。
接着雷军进一步引导,问他能不能从你们的第一课开始教我,应该怎么讲?
雷军说,女儿当小老师的时候,特别认真。
我觉得这才是陪娃写作业最正确的姿势。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定要陪呢,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陪他玩儿,还要陪他读书,写作业呢?我小时候父母也没怎么管我,我也长得挺好的呀。
假如你还是这样的思维,那说明你的育儿理念还停留在农耕社会,用农耕社会的育儿理念是没有办法培养而向未来的社会的孩子的。
下面说说为什么现代社会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成长。
一、未来的孩子越来越需要抽象思维解决问题;
假如有人问你:”狗和兔子是什么关系?”
在农耕社会人们可能会这样回答你:”用狗来抓捕兔子 “。
而现代社会接受过教育的人可能是这样回答你的:”狗和兔子都是哺乳动物。 “
很明显用狗来抓捕兔子这样的回答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我们不需要用狗来抓捕兔子,我们需要抽象的思维,也就是能把狗和兔子抽象出来,然后分类、再根据逻辑推理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而用狗抓捕兔子在农耕时代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而狗和兔子都是哺乳动物则是需要学习的。
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社会将越来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也就越需要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时间会拉长,内容更庞杂,但是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想要孩子爱上学习一定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所以陪伴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每一个牛娃背后都有陪伴他的家长;
研究很多牛娃的成长背景,你会发现每一个牛娃的成长都离不开陪伴他的家长。
前年,在湖南农村长大的何江成为首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华人学子,当聊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很多农村的父母到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打工,老人照顾几个年幼在家的孩子,然而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并且每晚坚持给儿子讲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激励他,让他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成为华人的骄傲。
你可能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就好,至于是否成功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可是幸福和成功他们并不是矛盾的,而且研究表明,成功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一些。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那如何陪伴孩子呢?
一项美国的研究发现,从30年前开始,父母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一直是增加的。在1985年的时候,妈妈平均每周陪孩子的时间是8.5小时,爸爸是3小时。而到了2010年,妈妈陪孩子的时间提高到了13.7小时,是原来的1.6倍;爸爸则是7.2小时,是原来的2.4倍。
虽然时间是增长了,然而质量却不尽人意,随着各种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很多的场景可能是一人一部手机低头玩游戏抢红包,这种低质量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所以,你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那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你和孩子一对一的相处,不要教育或是训练孩子,而是给孩子有温度的爱,敏感地关注他的需求,表达对他积极想法和感受,放下手机,放下焦虑、关掉电视和电脑。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小游戏,陪孩子一起玩。例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当然,我认为更高质量的陪伴则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按孩子的发展特点引导孩子找到自己,认知自己,点燃孩子的内心,让他可以为自己理想而奋斗,这实际上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这需要你做一个学习型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