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父母,不同人生

作者: 漂亮的花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0:36 被阅读36次
image.png

不同父母,不同人生

莎莉为全家人做了个大计划,现在他们正要动身去迪斯尼乐园玩,她满脑子想着每个人一定都会玩得很愉快。 由于预定中午出发,早餐的时候她就开始想,每个人在出发之前需要做些什么事。 她要儿子杰生做些他经常推托不做的庭院工作——因为那天他们必须把耙子和一些用品还给朋友。

莎莉告诉杰生,他在他们出发之前“必须”做这件事,她也跟杰生强调这件事为什么“绝对”要在早上十一点半之前完成,所以她要他赶快开始去做。 一个小时之后,杰生还没有开始,她就再次提醒他,三十分钟之后又重复提醒他。

然后,她忙着去做其他的事情,十一点半走进屋里的时候,竟然发现杰生在看电视。

“你在干什么?” 莎莉尖叫起来,“我告诉你在出发之前要把院子弄好,现在我们把时间拖晚了! 我简直不能相信你会对我们做这种事!”

她继续生气地发牢骚,直到她自己、爸爸、妹妹和杰生合力把庭院工作做完为止。 他们总算可以在下午一点十分出发。 去迪斯尼的路上,车内的气氛不再亲切,充满了对杰生无言的蔑视,那天剩下的时间也受到影响。

就在同一条街上,也发生类似的情节,但结局不一样。

苏珊计划下午带三个女儿去逛街,她指示她们所有关于离家之前需要完成的事,并告诉她们下午一点钟要出发,没有把事情做完的就不得出门。

在离家之前十五分钟,她发现老二珍妮还没有做完她该做的事。 “看来你是不打算出门了,”苏珊跟珍妮说,“很可惜,我们只好少了你啰!”

珍妮大叫:“你不能这样对我,这不公平!”

“我想我很清楚地说了逛街之前需要做的事,我真的很遗憾你选择不把这些事做完。 再见啰! 顺便说一声,我真的没有时间去想如果吃晚饭以前,你还没有把事情做完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我们可能不必操这个心就是了! 希望你会选择避免另一个处罚。 我们会想念你的! 拜拜!”

苏珊和她另外两个女儿有个很愉快的下午。

一、包办型父母

很多家长成了莎莉样的妈妈,边抱怨孩子无能边帮孩子收拾残局。

一位70岁的老人告诉40多岁的儿子:“你那天说的事情我已经找好人了,什么时候你有时间,他带咱们去办。”

有一种父母,认为:

我是你爹你妈,我永远能力比你强,我要始终照顾你、帮助你,你必须听我的。于是他们在

孩子小时候给喂水喂饭、穿衣穿鞋;
孩子上小学天天监督写作业;
孩子上初中报各种补习班;
孩子上高中帮着选大学、选专业;
孩子上大学帮着选研究生;
孩子毕业了帮孩子找工作;
孩子工作了帮孩子找对象;
孩子结婚帮着买房;
孩子买房帮着装修;
孩子离婚帮着打官司;
孩子杀了老婆把尸体冻在冰柜里,妈妈对媒体解释“他还是个孩子……”。

这种僵化的身份,只会让那个孩子永远是个“孩子”——巨婴。

有了孩子,成为父母,人格上却准备不足,对孩子缺乏信任。孩子是否值得被信任,就跟大地和天空是否值得被信任是同样的事情。母亲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是不忍看到孩子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爱,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相信孩子的能力会超越自己,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

二、你是否忍心看孩子受苦

如果你是苏珊,你会怎么做?

一是你不能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因为很多心理专家说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你会穷尽各种方法,促成一起外出;二是拒绝带另外两个孩子外出,让珍妮内疚,让另外两个孩子指责珍妮;三是你和两个女儿出去逛街。你是否会担忧家中的孩子?你是否会匆匆买上需要买的物品赶紧回家?你是否有能力气定神闲地享受和两个女儿逛街的乐趣?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害怕跟孩子说“不”,如果说“不”,是否会失去孩子对我的爱?当父母需要拿孩子的亲近和感情来满足自己得不到的满足和需求时,问题就产生了。 孩子不知不觉地习惯带给父母温暖、联系和关爱时,会使他太早在生活中担起父母的角色。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到婚姻中,在自己和配偶身上下功夫、做功课,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

你是否害怕孩子受苦?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孩子的痛苦,可能是在将自己的痛苦投射到他身上。其实,这往往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尚未解决所带出来的症状。孩子因没完成规定的事情受到约定的惩罚而不能跟随妈妈和姐妹上街,她体验到的是伤心和遗憾,对自己不当行为后果的感受。

之所以无法忍受孩子一个人在家,对有些父母而言,孩子独自在家等于遗弃,这是我们自己童年的伤害,或许我们曾经在情感上受到自己父母的遗弃,当我们不够完美的时候,父母就撤回对我们的爱,和我们保持距离。我们误把父母当年给我们的“伤害”投射到孩子的“伤心”上,误以为这样会造成伤害。

西尔维压•布洛迪博士历时30年,观察研究了76位被试人生故事,发现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父母具备的品质:

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至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感情”(也就是说能积极地去解读孩子的绝大部分行为和表现。)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
7.至少在最早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与孩子的生活。

image.png

相关文章

  • 不同父母,不同人生

    不同父母,不同人生 莎莉为全家人做了个大计划,现在他们正要动身去迪斯尼乐园玩,她满脑子想着每个人一定都会玩得很愉快...

  • 父母不同语气换来孩子不同人生

    家长们知道吗,我们日常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对孩子某些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向的沟通语气会助孩子心理健康...

  • 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有一个洗衣服务行业群里,一天,有一位群友发了很多感慨,因为他辛辛苦苦地为客人服务,但却把客人的衣物洗坏了,赔了钱,...

  • 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 环境不同,人生不同

    【雅梅】学习打卡第40天 -------------------------正式课程的36天 ���逆天改命之【环...

  • 标准不同,人生不同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呢? 有人说是思想,有人能说是认知 听了帅健翔的大咖课程后,我才明白,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 不同环境不同境遇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

    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在成长上环境也都不一样,有好有坏,有境遇好的,也有差的,有城市的,有...

  • 人生不同

    今天看了一个纪录片《一个人一天》,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他们大多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

  • 不同的人生不同成长

    动漫写了很多、觉得生活不仅仅是动漫。今日我辞职了、理由是外面的世界更适合我。老板同意了、状态自我感觉很好、可开...

  • 不同清晨,不同人生。

    喜悦的一天,从说中你的心理开始! 一个简单周末的早上,拥有温暖的太阳! 你们有没有这么一种个感觉,一本书深深迷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父母,不同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l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