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梁启超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殊不知他在教育方面也是十分的高明,他还是一位幽默可爱、睿智通达的父亲。
梁启超有九位子女,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用来形容梁启超家族,再合适不过!
梁启超的子女之所以每个人都能成才,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伟大父亲梁启超的家庭教育。
1、给孩子理念和视野。梁启超会给予子女提建议,但绝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
本来,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思庄尝试之后自觉兴趣不大,他便又忙写信道:“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造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旺旺是事半背功......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孩子不是工业产品,无法避免来自幕府耳濡目染的影响,梁启超的选择是:带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选。
2、发现孩子的优势。梁启超总是告诉子女们要时刻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应该心满意足。
他说:“要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如何,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做自己,基于认识自己。梁启超说:“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以免有不可怯弱自妥,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无人而不紫的,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唯有父母善于看到孩子的优势、接纳孩子的缺点,才能帮助孩子客观的了解自己。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为自己设定合理目标,并且为达成这一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
3、多鼓励、少批判。梁思庄刚到加拿大时,一次考试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丧。
梁启超得知后,立即写信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六七人中考到第十六名,真亏了你。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要用相当努力变好了。”
后来,思庄经过努力,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梁启超高兴之余,特写信嘱咐:“庄庄今年考试,纵是不几个,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4、适当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当大女儿梁思顺和女婿周希哲遇到失去工作的麻烦时,梁启超致信解劝说:“现在处这种困难境遇正是磨练身心最好机会,在你全生中不容易碰着的,你要感谢上帝玉成的厚意,在这个当口儿做到不改其乐的功夫才不愧为爹爹最心爱的孩子哩。”
挫折是人生的馈赠。孩子怎么看待挫折,就是父母看待成败的态度。遇到挫折不改其乐只有四个字,但背后是梁启超在对孩子成功的不强求、伸开双手接纳孩子回家,劝导孩子磨练心态的养育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