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开篇提到的教育问题特别有教育意义。这段内容无论是对教师、家长来说,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梁启超先生说:“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紧接着先生还指出了摧残教育的几条路径:
一是注射式教育。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全然忘了学习还有趣味这种情绪。
但仔细想想,我们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不也正是这种注射式教育吗?所以渐渐的,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失了兴趣。
二是科目太多。这会让学生们应接不暇,学习犹如走马观花,知识学得不牢固,不踏实。
三是拿教育的事项当手段。拿教育当敲门砖,这是极不可取的。教育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沦为任何人为己谋利的手段和工具。
所以教育者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面提到的这三条,避免摧残学生们的学习趣味。
要记得,只有趣味教育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

当然了,除了讲到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梁启超先生还提到了身为教育者,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个角色。
“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
试问,当今教育界的教育者们,假如抛开那些所谓的“铁饭碗”“高福利”,有多少是因为真正的热爱教育,热爱学问,才投身到这个行业的。
我想,敢于说自己就是纯粹的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应该很少吧!
虽然这篇演讲是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所作,但它丝毫不过时,在今天的大环境下,仍然很适用。
无论是在教育学生,还是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都不可忘记“趣味”二字。
对待学生,要注重趣味教育;对待自己的工作,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
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