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外传(4)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2-17 00:02 被阅读0次

失意归来

在同安,朱熹接连当了三年县主簿。接规定任期已满,可是,新任主簿因病不能到职,使他意外地又增加了一年做官机会。

主簿身负钱粮记账、收捐收税的任务,这方面的杂事太多,不可忽缺。朱熹任职期间也干得十分卖力,得到县主的认可,便让他留任一年。

为了报答县主的知遇之恩,朱熹发誓要在这一年大显身手,做出新成绩给县主看看。说不定县主大人一高兴,就把自己的功劳上报朝廷,引来一番皇恩浩荡。

新成绩要有新思路。思路要拓展,不能光顾着钱粮和捐税,还得要管管民风的教化,这才是官府之要务,大事中的大事。为此,朱熹把三纲五常细化,制订出种种清规戒律,布告全县。稍有违反,严加惩罚。

庄稼歉收捐税不得减免,先出告示,限期交纳,如有差误,决不宽恕。他对县里的日常税务工作,也抓得很紧,各种账本,都亲自过问,以防错漏,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

不料,没过两月,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打乱了朱熹的如意算盘。

一天晌午,他正得意地坐在衙门公堂上,清点着账本上征收的钱粮数字,一个差役慌慌张张地奔了进来。

“报!报!报!禀告主簿大人,大事不好!”

“何事惊慌,成何体统!”朱熹怒斥道。

“许多村庄的农民造反,我们下乡催税都被赶了回来。听说那些饥民还准备结伙打进县城,·……开仓分粮·…”

“啊——”

农民造反,这还了得!朱熹从记事的时候起,就不断地听父亲洪水猛兽般地描述农民造反,没想到如今还真摊上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得朱熹脸色灰白,冷汗横流。

俄尔,惊魂稍定,赶紧下令:“快!快!关闭城门,严加防……防守。”说完,便象霜打的茄子一样,瘫在椅子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朱熹感到这样的官当下去实在太危险:要是失掉仓库的粮食,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还要受朝廷的责罚,说不定还要脑袋搬家。他越想越可怕,还未等到新主簿到来,便借口任职期满,溜回了家。

回到家里,朱熹懊丧极了,一连许多日子,闭门不出。他看看自己已经快三十岁了,按孔夫子的话说,是到了立身成人的时候了,可是当圣人的希望仍很渺茫,怎么办呢?用什么办法去对付那些践踏三纲五常、犯上作乱的小人?他一筹莫展。

朱母见儿子整天愁眉苦脸,自己心里也很焦急,便替他出了个主意:“儿呀,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不是常常说到那位李侗老先生很有学问吗?我看你还是去求教求孜他吧。”

一句话提醒了朱熹。“对,对,对!我怎么倒忘了,李老先生是程(颐)夫子的嫡传弟子,父亲过去经常称赞他的学问象冰壶秋月一样纯正无瑕,当今世上恐怕就数他对孔孟之道学得深,见得透。”

朱熹说的那个李侗,曾和朱熹的父亲朱松一道受学于道学家罗从彦的门下,是程颐的三传弟子。朱熹初到同安当主簿的时候,拜见过他两次,并和他一道研讨过孔老夫子的“忠恕之道”。李侗还以长辈身份告诚过朱熹,要朱熹专心于孔孟之道,多读圣贤的书。

当时朱熹正在做官,对这些话,嘴上虽唯唯诺诺,心里却不大介意。本主簿就是因为孔孟之道学的好,才中了举人又当官,何劳你指教?

现在,经过了一番挫折,朱熹才感觉到,自己的本领之所以还不到家,是因为没有学到圣门真传之学,当年孟夫子不是因为受学于子思的门人,通读了孔圣人的经典,后来才成为圣人的吗?

这样一想,算是开了窍,便打定主意,去拜李伺为师。

为了表示求学的诚意,朱熹决定既不坐轿也不骑马,步行前往李侗的住所——延平。

相关文章

  • 朱熹外传(4)

    失意归来 在同安,朱熹接连当了三年县主簿。接规定任期已满,可是,新任主簿因病不能到职,使他意外地又增加了一年做官机...

  • 朱熹外传(20)

    重修牌坊 次日,盛暑的午后,酷日当空。在城南那座毁了半截的牌坊下,几十名工匠正在忙碌,个个挥汗如雨;两名身挂腰刀的...

  • 朱熹外传(19)

    新官上任 朱熹四十九岁的时候,得了个南康军(州)太守的官儿。手下管辖星子、都昌、建昌三县(今江西所属)。这太守虽然...

  • 朱熹外传(21)

    公堂断案 “嗯,升堂。” 朱熹神秘地一笑,“子澄兄,在此稍坐一时,看看我今天怎样对付这些改嫁的寡妇吧。”说罢,他整...

  • 朱熹外传(17)

    “禀气”之理 朱熹这一套“禀气于天”的谬论,实际上是孔子“受命于天”的翻版。 朱熹自己也认可这种渊源关系:“先圣说...

  • 朱熹外传(16)

    翻修“虹井” 江南的三月,正是繁忙的春耕季节,在敛州婺源城有的一个枯井周围,许多人正在挑土、抬石头,和泥,忙个不停...

  • 朱熹外传(18)

    坟山风波 朱熹到县面里,和张汉提到圆坟山的事。张汉巴不得给朱熹多效点劳,便拍拍自己的胸随说:“好,好,我立刻办!”...

  • 朱熹外传(7)

    传授真经 从延平回到家中,朱熹神气起来了。他自以为学到了“理”,处处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架式,连说话走路,都模仿着圣...

  • 朱熹外传(8)

    喜上奏章 朱熹在崇安城里探准了消息,眼看又有个展示所学的极佳机会,心里痒痒的。他想:自古以来,圣人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 朱熹外传(9)

    进京入对 离别了老儒生,朱熹的心里打起鼓来。从刚才的谈话中,他觉察到皇帝的心已被那些不明义理的大臣搅乱;君心一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外传(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rd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