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妈,我爸要我继承他的遗产。
母亲:好啊!多好的事情啊!
儿子:但是,我爸说要先把你杀了……
母亲:……
这不是宫斗剧剧本,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一个制度——要想成为储君,必须先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是不是很变态很无情?
母凭子贵变成了子贵母死
是不是对生母很残忍?
是不是第一感觉这不是一个好的皇朝?
正好相反,它是个伟大的皇朝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它功不可没
这个伟大的皇朝就是——北魏。
明眼人一看这制度就知道是有问题的,我们抛开政治因素,就这制度聊点吃瓜观众的闲话:
[if !supportLists]1. [endif]皇帝的疑问
皇帝:太医,朕是不是性无能?
太医:没有啊!陛下的身子好着呢!
皇帝:那怎么寡人生不出孩子呢?
太医:微臣再开副药给陛下试试……
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魏书·皇后传》
2.
皇帝:爱妃,太医给朕开了副药,今晚配合下……
爱妃:皇上,好坏滴……
皇帝:没办法,为了祖宗的基业,得生儿子呀!
爱妃:好!皇上,臣妾把命阔出去了!
皇帝:用不着吧!
爱妃:你们祖宗定下的规矩,要俺们生儿子就得要了俺们的命的,谁还敢生?
不拍死的为皇帝生了第一个儿子,皇帝脑子一热废除了祖训。
她成了第一个不用死的储君亲生母亲。
爱妃:听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个不用死的母亲后来专政了,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还给后世学者出了个难题(元姑娘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把自己不到一岁的孙女伪装成孙子,做了不到一天的皇帝,最后间接导致北魏的灭亡,她也是鼎鼎有名的一位女政治家——胡太后
皇帝: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的子孙吃亏了……
[if !supportLists]2. [endif]保姆成为了很有前途的职业
做保姆工作的人其实挺无奈的,要不是生计问题,谁乐意去服侍别人呢?
而北魏这个皇朝的皇帝对他们的奶娘都特别好,生母被赐死后,不少幼年的太子往往由保姆来抚育,太子即位后,念及其呵护养育之恩,都尊她们为保太后,甚至皇太后她们的子侄也被封为高官,甚至封公封王。这就造成了生母没能专权,保太后们反倒干预朝政了。
[if !supportLists]3. [endif]后妈的春天
后妈:谢谢你咯!让我捡了个便宜儿子,让我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哈哈哈!
亲妈:你不对我儿子好点,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后妈:那得看他听不听话了。哈哈哈哈哈哈……
亲妈:唉!真是同人不同命……
没有血缘关系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做起事情来,确实不那么念亲情,北魏创始人拓跋珪,借鉴汉武帝“立子杀母”立为祖训,目的很明确防止后宫外戚干政。可笑的是,这一制度明明是防止后宫外戚干政,北魏却是历史上最多女人干政的皇朝(窦太后、常太后、冯太后、高皇后、胡太后等)。幸好北魏皇朝的女人都不是吃素的,要不然拓跋珪真的是泪崩了。
[if !supportLists]4. [endif]最后说点什么
俗话说得好,得罪人的事情总会有报应的。
每个制度施行前期总需要有人去验证它的可行性的,制定者拓跋珪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被他自己的二儿子杀了。
事情的前后是这样的:大哥拓跋嗣被父亲拓跋珪立为太子,大哥的亲生母亲被赐死了,大哥人之常情痛哭生母,父亲很生气,大哥怕父亲责备,逃跑了,父亲只好另选儿子当储君,选了二儿子拓跋绍,既然要选储君就得又要杀储君的生母,二儿子生母贺兰氏怕死(谁不怕死)就叫儿子救自己,结果是二儿子杀了父亲,最后大哥回来当了皇帝,把弟弟和他母亲杀了。
还是抛开政治因素,拓跋绍绝对是做了一个愚蠢的决策,历史告诉我们,弑父的人没几个是有好下场的。害了父亲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母亲,但是念及他爱母的程度,又绝对比他哥拓跋嗣孝顺得多了!
最后傻子想说什么呢?不管做什么决策,最好不要伤害人,即使这个决策一时有成效,最终也不会长久。伤人者必自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