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来到简书已经有几天的日子了,其实在来到简书之前也经常练笔,那些有感而发的真诚的文字就放在QQ里,常常有同事和朋友点赞。开始的时候非常在意有多少人读,有多少人点赞,渐渐写得多了,虽然写的内容阳光灿烂、充满正能量,但是越来越不想把自己的内心暴露在他们的面前,就像蚯蚓不想暴露在阳光之下一样。那些文字似乎在标榜着我与身边人的不同,我怕它们会像一条鸿沟,或是一堵墙,把我和身边的人隔阂开:在一起说笑嬉闹,家长里短,意识里却把你划归为另一类人。无意中看到简书,于是这里成了我精神寄托的家园。
这两天我常常在想:我为什么要写作呢?我难道不可以不写吗?
从小喜欢看书,也或许有那么一点天赋,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第一篇作文,自己就表现出高于同学那么一点点的写作才能。记得当时的作文题目是《第一次……》,我写的是《第一次做家务》。虽然并没有做过,但是我充分发挥想象,忽略了题目中的“第一次”,老师的评语是:写得非常生动,但是你这是第一次做家务吗?此后或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工作上领导下达的任务,也或是随意的有感而发,写作便断断续续地一直陪伴我走到现在。
最近两个月因为制定了每周至少写作一篇文章的计划,所以写得相对多了一些。我在努力逐渐地把写作变成一种习惯,这其中有构思的绞尽脑汁,选材的搜肠刮肚,字斟句酌的揣度,也有与惰性斗争的挣扎。于是在这五味杂陈的思绪里生出疑问的种子:你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写作?
记得制定计划之初,有过这样的冲动,成为像林清玄、毕淑敏那样的散文家,人尽皆知,名利双收,不说扬名后世,也让亲戚朋友刮目相看。慢慢沉静下来,觉得享受平静舒适的生活比为了他人口中的赞誉而辛苦更好。年过四十,智力平庸,写手众多,难有出头之日不说,即便成功了,世界上又何在乎多你一个作家呢?我慢慢看清了,扬名立万并不是自己热爱写作的动力。
简书中看了很多朋友的作品,这些作品与名家名篇相比像粗制的泥坯,但我看得津津有味。我从中看到了像自己一样平凡普通的生活和与自己相近的所思所感。我知道他们在表达自己,像我一样在努力地表达自己。于是我知道了,我写作的真正动力就是表达自己。表达自己,让别人了解并理解;表达自己,倾诉中有人倾听,然后认同。
突然看到,原来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精神上的孤独者。我可以很合群地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内在的自我却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望滋养。我真正喜欢和热爱的很难在生活中找到知音,于是把它写出来变成文字,期待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勉励,携手前行;我个性沉静,不善言辞,但又不甘平庸,于是让可以在沉静中慢慢酝酿的文字代替语言来表达感受和见解;我不擅长俗事杂务,而身边恰恰都是这样的人,自己与他们缺少交流的话题,也不被他们欣赏和理解,于是只好开辟心灵的荒岛,让真实的自我在荒岛上栖居。
这就是我找到的我热爱写作的原因——表达自我,寻找认同。
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