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

作者: 千山万水 | 来源:发表于2015-12-28 21:28 被阅读86次

《皮囊》-蔡崇达/天津人民出版社

工作后还能重回图书馆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一次次的失败实验证明,在宿舍看书真的不适合。做每件事都需要特定的环境,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

读完《皮囊》已经有几天了,一个个的小故事读起来很快,但是却并不轻松,因为作者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重大的问题。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常,一个人很容易会被打倒,而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强者。

童年的经历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童年生活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家乡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对万物的喜好,童年缺失的东西会成为一个人一生要弥补的漏洞,童年的梦想会成为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终的追求。

当然,童年所受的教育也会对一个人产生重要影响。从作者的写作中能很明显感觉到鲁迅的痕迹,这种文学传承看似不经意却又很明显。包括类似鲁迅文章中“终于”、“然而”的用词、《阿小与阿小》对应《两颗枣树》一文、《天才文展》中作者与文展的人物设定对应《故乡》中鲁迅与闰土的人物设定。

最喜欢的是开篇《皮囊》里的老太,他教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真是让人深有感触。我们很多时候烦恼太多只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关注自身了,而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我做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感觉怎么样”上,一个人必定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太,虽然她并不那么睿智,但是她是第一个离我而去的亲人,让我第一次近距离面对生死。老太去世的时候我刚读小学一年级,那些天我经常把头蒙到被子里哭,意识到任何人都会死去这个悲痛的事实让我很长时间都无法释怀。随着慢慢长大,自己变麻木变现实了,不再有意无意去思考这些生命意义的问题,但我知道,这些问题我迟早有一天还是要遇到,就像作者一样。

正如刘德华在序言中所说:“视人生无常曰正常,或许是顿悟世情,也可能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关己的距离,自我保护;看崇达敞开皮囊,感性分陈血肉人生,会不自觉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为当中,都有着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或感悟,所以共鸣。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

-2015年12月28日

相关文章

  • 蔡崇达,你的《皮囊》我很喜欢

    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我想说,蔡崇达,你的《皮囊》我真心喜欢! —— 读《皮囊》...

  • 读《皮囊》

    不知道是自己思考的深度不够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皮囊》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惊喜。可能是前期的宣传挺多,身边很...

  • 读《皮囊》

    《皮囊》这本书,忘了第一次见到是在书店,还是当当或亚马逊的首页上,书名让人印象深刻,但作者的名字是陌生的,我...

  • 读《皮囊》

    刚看完这本书,不到五个小时。 心就像什么坠着,一直往下往下,直至难以呼吸。很早便被人推荐过这本书,《皮囊》这个名字...

  • 读 皮囊

    下午从同事那里借到这本书,皮囊。拿回来后一直看到睡前,整个内容给我一种想哭的冲动。也许我是从中读到了自己的影子。 ...

  • 读《皮囊》

    这本书又不是小说,又不像正规的自传,就是作者用很轻松幽默的语调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每个小章节都是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

  • 读《皮囊》

    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风景,是一个奇特的人。 昨天申时茶喝透了,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蔡崇达先生的《皮囊》一书。我不喜欢读书...

  • 读 皮囊

    《皮囊》这本书第一句打动到我,是蔡崇达老师在形容阿太的个性时,他写“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 读《皮囊》

    1 我很喜欢阿太说的那句话,“肉体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有时我在想,当你怕累时,怕伤时,是否是过分在乎...

  • 读《皮囊》

    很早就看到《皮囊》的宣传了,也有朋友读后推荐。但心里总以为又是一本快餐书,迟迟不肯去读。这两天闲来无事,随手一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yb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