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需要走向儿童内心深处

教育需要走向儿童内心深处

作者: 问道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0-12-13 23:51 被阅读0次

        今天我陪伴二宝在家看少儿频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俄罗斯奇遇记》。我只要邀请她看电视,二宝总是一本正经的坐到沙发上,认认真真的看,我们边看边交流。平时二宝妈是多数反对我们看电视的,怕对眼睛不好。我并不完全赞同,在保证不长时间和保持好距离的前提下,看看电视没有什么不好,声情并茂的图象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视觉、听觉、大脑思维等能力。

        我把俄罗斯奇遇记的故事大致介绍一下,大头儿子一家在俄罗斯一个把梦想都能变成现实的乐园里游玩,开始小头爸爸和妈妈遇到一些可怕的动物并不支持,后来极力劝说大头儿子回家,就在儿子好不情愿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怪兽,这个怪兽是大头儿子画的,只能用他画的剑才能杀死,可是当时画剑的画已被小头爸爸看也没看就撕掉了,当小头爸爸拿着把拼好的剑刺向怪兽时,小头爸爸百思不得其解的发现那个大怪兽竟然是自己,大头儿子最后哭着说出了实情,是他把爸爸画成了这个怪兽,爸爸妈妈陷入了巨大失望的沉痛中,最后爸爸还是为了保护一家人勇敢的刺向了自己,忽然间一家人一下回到了现实世界。作为小头爸爸,平时凌驾于儿子之上,没有站到儿子的角度去想就不让大头儿子干这干那,长此以往,在大头儿子心里形成了爸爸如同怪兽。

        这个故事最后的教育意义深深触动了我。教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如果不尊重儿童,不深入儿童内心深处,只是一味的高压管理,效果一定是苍白无力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孙明霞老师说:“小学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教成一个小学生,像儿童一样保持求知欲望。”怎样才能把自己变的像儿童一样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首先,尊重是基础,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教师做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爱平等的对待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一言堂,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理解是关键,蹲下身子倾听儿童的内心世界。只有教师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学生的语言和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才会了解学生内心所想,才能有的放矢,客观准确的认识评价学生。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后,行动是保障,知行合一落实到交流的过程中。工作中,教师往往一激动就失去理智,简单化、粗暴化,最终伤害的是学生,甚至是终身无法挽救的心理伤害。

李清

2020年12月12日

相关文章

  • 教育需要走向儿童内心深处

    今天我陪伴二宝在家看少儿频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俄罗斯奇遇记》。我只要邀请她看电视,二宝总是一本正经的坐...

  • 心疼!这些非深户的孩子,在深圳考高中有多难?

    上一代“留守儿童”走出家乡、走出校园、走向职场、走向婚姻之后,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自己——再也不要让自...

  • 教育需要“儿童视角”

    文/李卫星 每一次阅读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都是一次爱的教育。有时候会让我情不自禁的悄然泪下,...

  • 读书笔记

    《0~8岁儿童纪律教育》 第15章 分析纪律问题 纪律教育需要时间 让儿童学习需要时间:教孩子学习可取行为的过...

  • 什么是“精英教育”?

    过去的很多年,甚至直到现在,在提起我国教育时大家都会说,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需要走向反面,走向素质教育。当然...

  • 幼儿教育需要儿童戏剧表演

    幼儿教育需要儿童戏剧表演 所谓儿童戏剧,是指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经验,透过戏剧的...

  • 儿童教育需要扬善

    2020年10月22日 周四 晴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儿童自卑情结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有自卑情结的儿童。 新...

  • 【儿童立场】教育需要智慧

    文/杨芝兰 教育需要智慧。 其实,教育就应是一种大智慧。教育的大智慧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本质是认识你自己。...

  • 读后感

    读书分享《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校的合力作用。负有教育职责的人或教师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儿童唯...

  • 啃读者2.所教学科专业阅读是重中之重

    《教师阅读地图》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书。而走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的专业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需要走向儿童内心深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ym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