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信即所得

所信即所得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4-04-24 21:54 被阅读0次

今日践行

做5件与年度目标相关的事

完成5件✅

领导力学习课程的创始人克莱尔·诺尔曾说:“你亲手创造出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当你对自己或他人做了某种固有的评判,就会下意识地收集信息来印证这个评判。这样一来,固有的观念会限制你的观察,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所信即所得

一旦我脑中有了评判,就会瞬间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失去了连接。这种状态并不会如同酒精蒸发般无影无踪;相反,我们的想法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让他人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某种评判,他的神经系统就会释放与之相应的物质。因此,我们的思维会影响自己的感受,进而会影响到微动作、语言节奏、遣词造句,甚至说话时所释放的能量。

人类的记忆会受回忆过程的影响。每当我们将一段记忆变为意识认知,这段记忆就或多或少会被改变。每当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重新审视某一问题时,我便改变了对过去的伤害模式的记忆。

“先求理解他人,自会被人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敞开心扉去同理,并与他人的需要连接,即在表述自己的需要之前先满足对方被同理的需要,那么我们的需要就更有可能得到满足。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偏见往往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我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潜在的联想是在我们尚不具备理性思考能力的时候形成的。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潜意识中对某一种族的偏见在6岁的时候就形成了,而且不会消失。”我们的社会行为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心中的偏见。除非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改变,否则我们的行为将永远受这些偏见的影响和束缚。

社会文化让我们的语言充满道德评判。虽然通常我们想表达的是“建设性”的意见,但我们得到的回应通常是对方的防卫和反驳。一般而言,若我们得知他人不喜欢我们的言行,便认为他们的反馈是负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指责文化使我们对批评格外敏感。

相关文章

  • 所得即所失

    伯1-2章 我们所经历的没有意外, 都是神精心设计的安排。 我们也许一时无法理解神的美意, 但最终必然心悦诚服说神...

  • 所观即所得

    恬静的下午,和煦的阳光照在街上,街角古朴的书屋里面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安静的客人,如此美妙的下午也确实是一个适合看书的...

  • 所梦即所得

    现实不是看上去那样 没有人知道自己为何哭泣 一个人的灵魂就在这里 科技在进步 欲望在加剧 在灵魂的边缘谁在点燃烽火...

  • 相思相似

    所得即所碍 其实不可怕 所得即所爱 才真的可怕 所得成所碍 才是真可怕 所得仅所爱 人生最可怕 人性有偏好 时时自...

  • 随记:所施即所得

    这一集提到两段话。 第一段话的原文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补昨天

    头疼。 所见即所得,所感即所知;多见即多得,多感即多知。

  • 所念即所得——末伏杂记

    「一」 一觉醒来,花香满室。感谢有你的存在,令人如此心安。仿佛去到哪里,无论做些什么,都可以。 「二」 八月一日,...

  • “所见即所信”以及“所信即所见”

    “你相信你所看见的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认可这句话吗? 事实上,视觉是人类最依赖的了解事物的方式(盲人除...

  • 还在用word码字? 【三款写作软件测评】Typora。Writ

    【三款写作软件测评】 #Typora##WriteMonkey##印象笔记# Typora推的是所写即所得(所看即...

  • 風院长:营销人必学的十大科学理论(四)|零和游戏(Zero-su

    1、彼之所得必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 双方进行“游戏”, 一方所得, 即另一方所损。 总成绩永远为零。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信即所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bg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