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清待会生活如诗满爱读书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作者: 如荷 | 来源:发表于2024-04-25 05:27 被阅读0次

    【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文责自负】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在看到董宇辉的推荐后网购的一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着一个游牧民族的兴衰史。故事的时间横跨九十年,也是一个鄂温克女人见证她所经历的喜乐悲欢的一生。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活着》。《活着》给我冲击最大的有两点。第一是,原来一个人的悲惨是没有底线的。你永远不要认为现在的你是最糟糕的,命运会让你一次次见证还有更糟糕的;第二点是,原来一个人的韧劲是无限拉长的。你以为你会在下一个灭顶之灾中一头栽死,然而你却迎来一个又一个的黎明。你比你想象中的你,要坚强的多得多。

    《活着》给人的思考是,一个人苦成这样,为什么还要活着?活着的意义如果是不尽的苦难,为什么还要坚持?

    我想,这样的一个念头、一种想法也会盘旋在当今无数人的脑海里。我们会在无数个难眠的午夜叩问自己,生活那么苦,为什么还要坚持?

    或许正如《活着》想要表达的主题: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而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里,也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见证着一个家庭又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从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一个女人用一生的仇视来抗衡婚姻的不幸。而这种不幸又传递给下一代,最终以生命作为反抗的代价而告终。

    解决不幸婚姻的唯一方法,是解除这种关系,而不是用一生的仇视来消耗彼此。但是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愚蠢地坚守着已经断壁残垣破烂不堪的城堡,在黑暗中度过漫漫长夜。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讲述里有大爱、大义,有用自己骨肉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生命的“萨满”。她是神的替身,也是神的化身。她用自己的血泪拯救了无数陌生人的生命。

    我在想,如果一命抵一命,为什么每次都要用自己的骨肉作为代价呢?如果在这世上一定要死一个留一个,为什么就不能拒绝求助呢?到底是神赋予的无私的伟大?还是自己虚荣的满足?

    显然是前者,但我不太理解。因为在看惯了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当下,这样的舍身取义,公而忘私,损己利人的事已经成为一个神话。

    我不知现实的鄂温克民族里,“萨满”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能像书中的妮浩一样神一般的存在?如果她真正的存在于这个民族,或者曾存在过于这个民族,我真的要合十致敬。如果是虚构,我一样推崇这样的人的存在,因为那种大爱和大义像一束光,照亮我们灵魂黑暗的角落。

    《活着》叙述的是一个人面对一个家庭的从兴到衰。《额尔古纳河右岸》叙述的则是一个人面对一个民族的从兴到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死亡是如影随形的。像一个下了蛊的狗皮膏药,被命运糊在了身上,想挣也挣不脱。只能看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破如败絮,随风淹没。

    两本书在描写生死之时,都没有声嘶力竭,没有煽情,只有如秋风般轻轻吹过。却给人以震撼与触动,引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在生命的意外和喜乐悲欢面前,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更坚强,怎样用一颗淡然从容的心去接受,去面对,去消化,继而继续漫漫余生。

    看完这本书后,让我再次对生命,对活着有了新的认识。让一颗焦虑和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在时代的洪流中面对挫折和意外,看过这本书后,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bg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