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昆明出发,第三天到了江西南昌,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了。第一天到贵阳五百多公里;第二天到芷江六百多公里;第三天到南昌七百多公里。每天都在刷新着单日里程记录,基本上都是一骑一整天的节奏,累计近两千公里。
进入江西后,终于见到了大片的平原。几天来,在云南、贵州和湖南等地很少见到足够大的平地,感觉都是在大山中。山林之中,景致当然没得说,特别是在这极富生命气息的春天里。灌木吐露新芽,藤蔓换上新衣,再有金黄的油菜花妆点,淡淡的花香随风而来,美景无处不在。山中骑行最大的乐趣是在路上,上坡下坡和弯道最多,不停的上下环绕着大山骑行。每条路都藏在大山的背后,车到山前必有路,当然是最有乐趣的。
走着走着天色已晚,出高速进入南昌城区。路灯已经亮起来了,万家灯火慢慢的点亮城市森林。科技正在不知不觉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已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在陌生地方的衣食住行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儿了。行至江边滕王阁,时间有点晚,算是小遗憾吧。没能感受到滕王阁夕阳中的极致,大诗人王勃所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依然是个美好的想象。即将到来的黑夜中,滕王阁在众多现代楼宇中孤独的望着江水,五彩斑斓的夜景灯光没有减少一丁点儿的寂寞。
对江西南昌的瓦罐汤早有耳闻,在肚子饿之前,像本地人一样很轻松的找了家老店。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像是在说着些什么。进门后找了个靠墙的位置,点菜后等待的时间,顺便查了有关瓦罐汤的做法。原来是在瓦罐中,配上好的食材,然后加满水,再放入一米多高的巨型大瓦罐中,经过长时间的恒温制作而成。此时,刚出来的瓦罐汤已经上桌,香飘四溢。尝了一小口,原汁原味的鲜,还带有厚重的香。汤已下肚,香气还随着呼吸留在口中。
早上在南昌八一公园跑步,路过包子铺买几个包子,配上豆浆就是美美的早餐,陌生的地方有这样体验也是很难得。在旅行途中,跑步是一种更好的赏景游览的方式。出发时,下起了小雨,又听旅店老板说南昌市区禁摩。在出城的街道上,故意混在车多人多的地方,特别是过路口等红绿灯时,尽量排在靠后一点的位置,避免了被路口执勤的交警关注。
到达景德镇,好久不见的老孟同学迎我到路边。以为很早就能到,在高速上有辆货车着火了,堵了个把小时。好几年没见面,久违的同学老友之情溢于言表。老孟带我沿路回走,转入街道往里走,一个斜坡胡同的不远处,有个竹墙小院。心想这小院独特的风格很适合老孟,紧接着就听到老孟说,就是这里了。
想起大学时,老孟经常独自抱着不同的蓝白瓷瓶出入宿舍,在说笑打闹的室友中很显眼。当时心里就很好奇,这家伙总是抱着瓶瓶罐罐的干啥呢?大学毕业后,老孟在郑州茶城租了店面,美其名「景瓷坊」。开始做起了景德镇的瓷器,多年的用心经营,业务做的顺风顺水。2015年春,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决定出现了。老孟决定要举家迁往景德镇,对他来说,世界瓷都——景德镇,就是天堂。
在景德镇,老孟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坊和店面。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坊中,偶尔去陶艺街的店里看看。在别人眼中枯燥的工作,对老孟来说就是把玩瓷器的消遣,闲时一首诗词一壶茶,自然乐在其中。对于喜静嫌闹的人来说,安静的独处就是最好的享受。眼前的这个小院,避开了城市的喧闹,更是多了些悠然自在。院子里,竹墙篱笆边上有很多栽种着绿植的花盆。看得出来这些器物都是特选的,别出心裁的栽种了奇石,再有点点的青苔,意境美感已在眼前。也许,对人生来说,最大的价值,莫过于按照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摩托车的到来,打破了小院往日的宁静。鞋子湿了,问老孟要来吹风机,坐小竹椅上吹着鞋子聊着天。老友就像老酒一样,越老越香。聊天的话题,就是打开了瓶口溢出的酒香,自然随意的蔓延开来。老孟没有坐,一直站在车旁看了再看,又饶了几圈用手轻轻拍了拍车子。看老孟对摩托车感兴趣,就想起了有个长期居住在云南大理的台湾老艺术家。还跟老孟讲到,老人家有事没事都会骑着哈雷摩托车随便的溜溜弯儿。问老孟是不是也考虑去云南居住些时间?要不要也骑上摩托车跑跑体验一下?老孟说云南一定会去住些时间,关于摩托车的事得考虑考虑再做计划。
听到我说自己是从云南骑过来时。老孟瞪大眼睛有点不敢相信,以为我从河南老家过来的。还惊讶的再次问我:“就是这样从云南一路骑过来的吗?这也太疯狂了吧。”我搞怪的开着玩笑吹牛说:“还不算,这回,是把脑袋拎在了手里,一路高速,闯卡无数…”此时,闻到了一股烧焦味儿,低头看鞋子,发现鞋垫已被我吹变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