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录是有名的美男子,在同时代的《晋书》里,是这样形容他的: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鲁迅先生也说他“站立时就劲松一般挺拔,醉卧时如美玉一般温润”。
当年,嵇康一进洛阳,就被惊为天人,轻而易举就娶到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可是,如果用“帅气”去形容他似乎也不对,因为魏晋时期崇尚的是阴柔之美,嵇康却能做到半个月不洗澡、不洗脸。
嵇康很有才,他的传世诗作《幽愤诗》,表达了一种现实的压抑,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他的绘画被列入到中国第一部《历代绘画名录》中,可惜已经失传;他的书法,特别是他的草书被人推崇备至;他最有名的是他的音乐,单单一曲《广陵散》就让人惊艳。
嵇康硬气,他在竹林中打铁,满身肌肉,可能是八块腹肌那一种。他的硬气,不仅体现在体格上,更体现在脾气上。
钟会年轻时很崇拜嵇康,他曾经做了一个论作,想让嵇康过目,可他又怕嵇康会对他提一些问题,万一答不出来会很丢人。于是,他来到嵇康家门口的时候,心里很忐忑,只得隔着院墙将书扔进去,然后落荒而逃。
后来,钟会成了司马家最主要的幕僚,他前呼后拥,来到竹林拜访嵇康。
嵇康在打铁,给他拉风箱的人叫向秀,向秀是为《庄子》做过注的人。两人一个在拉,一个在打,丝毫不理会站在一旁尴尬的钟会。
钟会觉得无趣,打算要走。这时嵇康问他:“你听到什么而来?又看到什么而去?”钟会说:“我听到了我想要听的,看到了我想要看的,所以我要走了。”
这次会面,直接导致了嵇康的最后赴死。钟会到了司马氏面前,极尽污秽之馋能,说嵇康就是一条卧龙,如果不能得以利用,就应该把他给除掉。
嵇康因此获罪入狱,他完全可以写份保证书,让自己活下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就像当年他与自己的好友山涛绝交一样,表面上他似乎是在说山涛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举荐自己为官,其实他是想告诉山涛:你不要与我做朋友,我作为一个名士,如果不能被统治者利用,向死,就是我唯一的选择。
他不想连累朋友,所以嵇康看似是一个坚硬的人,他的内心却是最软的。
高尚的人,他的心都有好几层,第一层向外,很硬,那是做人的原则;第二层是软的,那是做人的情谊;再往里面走,可能又是硬的,那是对世俗的愤慨;最里面的是民族大义,那才是最柔软的地方。
最美的画面,应该是在他奔赴刑场那一刻。那一天秋风萧瑟,他的头发和衣襟被风扬起。
嵇康坦然地走上刑场,他拿起一把琴,曲终,他对着台下3000位为他请愿的太学生说:“广陵散,今已绝矣!”
当年的嵇康仅有40岁,他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就像是一块磁铁,不断地吸引着与他有着共同理想的那些人,包括我们现在……
(资料来源网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2601/d4956cf1bc1ea5a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