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出来时候,你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道理和知识吗?需要去维护作为成年人需要的形象和自尊吗?需要想哭时候你跟自己说一句“出来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吗?
道理和知识谁都懂,但是人心你懂吗?
人心是肉做的,它需要被看见被安抚被宽慰。
所以情绪出来时,需要的是去看见以及陪伴。
一个人几十年以来形成的对一件事的看法是非常难改变的。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说的是:
“人们看起来好像是有选择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你的思维及其受制约的模式控制着你的生活,你还会有什么选择?没有。”
是的,我们总以为自己喜欢和需要苹果,于是就把苹果给他人,殊不知别人这个时候需要梨。
你觉得苹果再好吃有什么用呢?只是你觉得而已。
情绪出来了,好不容易才出来的,需要你接住,如果接不住有可能是二次伤害。
所以我也有个建议
当对方有情绪时,去看见比说理会更有效果。
如果一个人需要安慰时,你给他讲道理,但他那一刻需要陪伴和看见。
一个人想要苹果时,梨很好,但苹果很适合。
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所以分享给你。
我们并不缺乏知识,如何把知识变成生活的智慧才是一辈子需要修行的。
因为知识和道理只需要在脑袋里知道就可以,而智慧需要做到。
当你知道最高的知识或者真理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你的智慧,它只是知识而已,而当你灵活地在生活中做到,它才是智慧,
比如:
你可曾想过你与他人人生最后的时光(也许你从未曾想过他会经历意外),前几次,你还在用大学里学的东西和他争吵和辩解,觉得对方不对,因为他说的话不符合你课堂里学的知识。
你对对方的看法是他怎么连这个都不懂,科学的方式生活都不懂,但失去后这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谁在生活里大智若愚和宽容,谁真正体会过才知道。
当你从未尊重一个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用自以为是傲慢地凌驾于他人之上时,你本质上是在捍卫自己的观点,希望他人赞同你,用你的标准去生活,这也是“我执”。
爱是如其所是,他人需要苹果给苹果,需要梨给梨就可以,他人需要理解,就给理解,他人需要陪伴就给陪伴。
给他人想要的,而不是你想给的,
想要他人先了解自己,先去理解他人,去懂他人。
先从懂自己和接纳自己开始吧,这是一辈子的课题。
当情绪出来,你需要看见,需要梨就给梨,需要苹果给苹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