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作者: 顺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5-09 11:40 被阅读0次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节选)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各位大德下午吉祥!!!

元精,乃先天真精,非交媾之精。

元气,乃虚无空气,非呼吸之气。

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

所谓元精、元气、元神,由未生出胎以前而具,俱先天也。

所谓交媾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乃既生出胎之后而用,俱后天也。

人身精实则气充,气充则神旺,此相因而永其生者也。

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此相因而速其死者也。

中华道家修炼提倡修德修炼,特别强调每个人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道德修养。修德是为修炼培养根基,直接决定修炼品位之高低成败,而且提倡道德修养,同时具备匡正人心之社会效能。故为中华道家修炼所一贯重视。

道家修心融入自然,把修心叫炼心,重点在一个“炼”上。其内分六法,即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心安。其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恬淡虚无”,道家有首养心歌里这样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也是人间好时节。”

怎么修道?顺应自然,感悟自然,最后超脱自然,直到有一天,天从人愿,尘累一清。身心无碍,根基自如。方算修成了正果。

什么是道?其一,道是过程;其二,道是本原;其三,道是规律;其四,道是法则,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取其一而修之,取其余而鉴之。共勉!

相关文章

  • 守静

    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大学》说,静而后能...

  • 愫愫的理财日记|一静 、二平 、三忍 、四让、五淡

    古人为人、处事、修身,都有独特的有章法。 一静 、二平 、三忍 、四让、五淡。 说透中国人的大智慧! 01 静 《...

  • 稳步前进

    静水深流,张弛有度,遇事冷静,事急则缓,事缓则圆,这是古人的生活大智慧。 岁月静好,时光如梭。 来去匆匆的人生路上...

  • 10.1 高分高能齐飞之品味篇二

    中国人的“美感”现状 中国古人推崇自然之美,山水之美,出现在山水画中多是带着点仙气的老者形象,敬仰和推崇智慧之美;...

  • 静,能生百慧;虚,能容万物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和静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大智慧。 静能生百慧 静,这是中国...

  • 愿你用清净心过生活,用智慧心观世界,用快乐心过好每一天

    图文:心净花开 真正的养心是心要静,真正的养身是身要动,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这是健康之道,这是养生! 如果心...

  • DAY130

    吃亏是福,是中国古人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古人常说,大智若愚。 心理豁达,则心理健康。 ...

  • 狂舞|古人的大智慧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若冬涉川, 犹若畏四邻, 俨若客, 涣若水将释, ...

  • 格局决定人生舞台,人生不可缺少的第一大格局是…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生的一定大格局就是懂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的中国古人的大智慧。 今天早上起...

  • 视觉强奸

    昨天读林语堂,发现他很推崇自然。 这点我也赞成。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对于建筑。中国好像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似乎古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st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