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开始看《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因为王锋在《愿你道路漫长》里面提到了作者程浩。
程浩,新疆人,他不同于我们大多数人,他从出生开始就从来没有站立,从小到大就在医院里与病魔做斗争,连医生都不知道病因。医生说他活不过5岁,结果他活了21岁。这本书是他生前留下的痕迹,其中记载了他生前在电脑前写的一些书信、未完稿的小说以及知乎上的回答等。
看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有些人活到25岁就死了,即便活着也是重复着之前的每一天和死去有多大区别。”在我看来,程浩虽然只活了21年,但是他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有人说程浩很励志,我也这么觉得。但是他自己却说,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仅此而已,没什么值得学习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这样的标签贴在他身上,对他来说,是一种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这是每个活着的人(无论健康与否)都应该做到的。这样应当应分的事情,是不值得拿来夸奖的。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吗? ”他活得一点也不自卑,一点也不萎靡不振。
程浩说“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不死不灭的存在,那一刻,我猜自己也会陷入空虚与散漫的漩涡之中,虽生犹死 。”
“也许和同龄人比起来,我失去了许多选择的机会,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其两面性;正因为我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使得我更加专注于把握现有的机会;正因为我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使得我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正因为我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使得我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心态,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更加完美。 ”
他就是带着随时都会死去的想法,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生命的短暂。所以他活得通透,每天认真的活着,每天阅读,甚至曾一天保持着十万字的阅读量。
看着他深刻有温度的观点时,我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热爱阅读的程浩保持着一颗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让他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让他到达了眼睛到不了的地方。
正如尼采说的,“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努力把每一天都成最后一天来活。他热爱写作,即便手臂上因长时间写作而压出无法消散的淤青,他说,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虽然他还有部分作品未完稿,但是他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痕迹。
程浩在书里提到,周杰伦在他眼中是一个“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的人。在我眼里,程浩也是这样一个有温度懂情趣的人。程浩带给我蛮大的力量的,认真地活,不辜负健康又幸运的此生。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某大学女生独自在操场夜跑遇害。我喜欢跑步,经常一个人在夜跑。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所以珍惜当下,像程浩一样,笃定行走,不舍修行。
网友评论